摘要:苹果公司曾多次被评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早在 2021年时其市值就突破了 3 万亿美元,截至 2023 年 9 月 28 日,收盘市值约 2.67 万亿美元。如此高的市值是什么概念呢?假如把市值看成国家的 GDP,单苹果公司一家的市值就超过了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
苹果公司曾多次被评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早在 2021 年时其市值就突破了 3 万亿美元,截至 2023 年 9 月 28 日,收盘市值约 2.67 万亿美元。如此高的市值是什么概念呢?假如把市值看成国家的 GDP,单苹果公司一家的市值就超过了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 GDP 了。很多人也知道,苹果公司曾跌落低谷,但发展至今依然是一家极具高成长价值的企业。下面从多维视角分析其成功因素。
陈湛匀教授指出:苹果公司始终用极致的创新产品来引领风潮;以及采取了高效的收购战略来整合知识产权和关键人才。同时,苹果公司坚持走“硬件 + 服务”双轮驱动的高端化路线。
(陈湛匀教授)
以下是陈湛匀教授的部分观点实录:
(1)苹果公司始终用极致的创新产品来引领风潮(产品是公司战略落地的载体)。苹果公司在 1976—1985 年,先后推出了 Apple I 电脑、Apple II 电脑和 Macintosh 电脑等,从一块微处理器发展成一台可以面向用户使用的电脑,苹果公司以引领行业标准的态势发展着。但到了 1990 年前后,随着微软公司等竞争对手的加入以及内部管理不善等原因,苹果公司的股价下跌,陷入了低谷。1997 年苹果公司重新邀请乔布斯回到苹果公司担任 CEO,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重组和改革后,苹果公司继续开启了创新引领潮流之路,例如2001 年推出了 iPod,引领了数字音乐革命;2007 年推出了 iPhone,引领了手机 + 移动互联网潮流;后续也推出新的 iPhone、iPad、MacBook 等产品,逐步形成苹果的产品生态链。苹果公司舍九取一 ,用创新的拳头产品打开了局面,并逐步成为行业领导者之一。
(2)苹果公司采取高效的收购战略来整合知识产权和关键人才。表 3-1列举了苹果公司的部分收购企业及产生的价值。
从表 3-1 可以看出,苹果公司收购战略的核心是在面向客户需求与市场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收购各个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来增强苹果公司旗下核心产品 / 服务的技术创新能力或者完善配套服务等,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苹果公司坚持走“硬件 + 服务”双轮驱动的高端化路线。苹果公司的业务主要面向的是高端客户群体。在硬件业务上,以 iPhone 为本,拓展其他如 Mac/iPad 等产品。服务业务方面,“Apple TV+”“Apple Fitness+”等,也逐渐成为核心的收入点。此外,苹果公司也十分注重精细化的供应链管理,以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例如引入京东作为屏幕的供应商,来减轻对三星等供应商的依赖,也提高了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陈湛匀教授)
陈湛匀,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统计学博士,拟人化企业资本运营理论创始人,创造性提出统计分布监管资本流动等方法和理论。长期专注探索金融投资、资本运营与企业成长研究,长期受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授课与演讲,受邀到英、法、美、加等国知名高校进行系列学术交流,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名。
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科研院长近 20 年、上海市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专家、上海市商业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闸北区政协常务委员、上海市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数次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奖、获上海市育才奖、获“曙光学者”荣誉称号。走访过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深受欢迎的实战型金融专家。
获近 20 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奖,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数次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数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和论文奖。主持完成 3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部分课题研究结论和建议摘要已被国务院内参转载。已出版专著20余本,在核心学术刊物及报纸发表论文百余篇,所著《国际金融:理论·实务·案例》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曾任上海电视台《地产夜话--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上海教育电视台《理财有道》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东方大讲坛》《世纪讲坛》电视栏目演讲嘉宾,所主讲电视节目获中国新闻奖电视访谈类一等奖。在多家知名上市公司担任董事,曾辅导众多企业成功上市,帮助许多企业成为行业领导品牌,指导近百家准上市公司走向资本市场。
来源:商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