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下,工会离煤矿职工有多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20:31 1

摘要:巷道里的矿工兄弟们总爱苦中作乐:"咱工会比瓦斯检测仪还准时——年底发油、中秋送米,雷打不动。"这话说得戏谑,却透着心酸。当掘进工老张的尘肺病鉴定卡在工会盖章环节三个月,当运输队集体要求改善井下通风系统的联名信石沉大海,那个在《工会法》里白纸黑字写着要"维护职工

巷道里的矿工兄弟们总爱苦中作乐:"咱工会比瓦斯检测仪还准时——年底发油、中秋送米,雷打不动。"这话说得戏谑,却透着心酸。当掘进工老张的尘肺病鉴定卡在工会盖章环节三个月,当运输队集体要求改善井下通风系统的联名信石沉大海,那个在《工会法》里白纸黑字写着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早成了光荣榜上的装饰画。

某些煤矿工会的年度总结堪称行为艺术:春节前扛着摄像机给贫困户送两桶油能剪出三分钟宣传片,可全年经手的劳资纠纷案件数永远是个位数。更讽刺的是,他们最积极履行的职能竟是收会费——从工资条里精准扣除的金额,比井下的安全标识还醒目。工人们戏称这是"保护费",毕竟除了能在会议室墙上看到自己的会费变成"年度文体活动先进奖"的铜牌,再没见过半点水花。

所谓的"工人意见箱"早已沦为黑色幽默。采煤工小李清楚地记得,自己连续三年在工会问卷上写"井下急救站缺止血绷带",直到去年冒顶事故现场用秋衣袖子包扎伤员时,才收到工会群发的端午节粽子提货码。这种形式主义甚至形成了固定套路:五月安全生产月全员抄写规章制度,八月金秋助学摆拍捐款仪式,十二月寒冬送温暖拉着困难户拍合影,365天循环播放的关怀秀场,唯独少了替工人拍桌子的硬气。

《工会法》第二十二条明明白白写着"工会发现企业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提出解决建议",可现实中有几个工会敢对超负荷生产说不?当法律赋予的谈判权、监督权、否决权统统让位于"不惹事"的生存哲学,这样的组织与其说是工人的娘家,不如说是企业的后勤科。

井口的公示栏里,"职工之家"四个红字正在褪色,就像矿工们逐渐冷却的期待。当工会干部们忙着把维权责任推给"需要层层上报"时,是否听见巷道深处传来的叹息?那些领到慰问米面时配合挤出的笑容,终究捂不热被形式主义寒了的心。

来源:我热ai的生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