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9月12日,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主题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旨在引导育龄人群和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转自:迪安诊断
每年的9月12日,是全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主题为“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旨在引导育龄人群和孕产妇增强营养健康意识,掌握营养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科学孕育健康新生命。
关注孕期营养,不是简单的“多吃多补”,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膳食指导是关键。而且,要实现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的终极目标,不仅要关注孕期营养健康,还要警惕妊娠期特有疾病发生,通过精准匹配监测与干预方案实现健康生命的孕育。
今天,我们就从孕期营养及妊娠期特有疾病监测角度,聊聊如何通过科学的检测守护母婴健康。
一
孕期营养监测
拒绝盲补,让每一份营养都精准到位
孕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期间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儿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合理的孕期营养补充,不仅能降低出生缺陷风险,还能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为宝宝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营养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过剩或不足,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
营养过剩
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会增加难产和剖宫产风险)以及产后肥胖的风险。
营养不足
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风险增加,以及母亲贫血、骨质疏松等。
掌握孕产期营养健康,科学预防和孕育
1. 维生素营养
2. 矿物质营养
围绕三级预防策略的精准营养监测流程
迪安诊断营养元素相关检测服务
二
妊娠期特有疾病检测
预警患病风险,守护孕母婴安全
妊娠期特有疾病是指仅在妊娠期发生且与妊娠期生理变化直接相关的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剧吐等,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但会通过影响胎儿宫内发育环境,直接威胁母婴安全及间接增加特定类型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针对性检测,实现早预测、早发现、早干预,改善结局。
子痫前期风险预测:
提前规避“孕期高血压危机”
疾病特征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的重要类型,我国发病率约为2.4%。其典型症状为血压升高、下肢水肿、蛋白尿。
疾病危害
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孕妇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及胎儿生长受限、早产、死胎和死产。
检测建议
《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推荐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对所有孕妇在妊娠早期采用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多因素模型预测子痫前期发生风险,预测指标包括相关生物标志物(胎盘生长因子)、风险因素、平均动脉压(MAP)、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PI),并指出多因素预测模型在中晚期仍具有临床价值。高风险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保持监测或提前干预,尽力避免子痫前期的发生。
胆汁酸谱检测:
探查“皮肤痒”背后的隐患
疾病特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孕期特有的肝脏代谢异常疾病,以皮肤瘙痒、血清转氨酶及胆汁酸水平升高为特征。
疾病危害
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胎死宫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减少母儿并发症,同时通过严密监护及适时干预避免不良结局。
检测建议
通过血液胆汁酸谱检测,精准测定总胆汁酸浓度,辅助ICP的诊断。通过检测还可实现胆汁酸精准分型和定量,对患者分层管理、疗效监测及预后监测有重要意义。
迪安诊断生育健康检测服务
迪安诊断始终致力于我国出生缺陷防控事业的发展,通过整合多技术平台提供更全面的母婴健康检测服务,涵盖母体健康评估、孕期营养监测、遗传风险筛查、疾病早筛早诊等方面,持续为国家预防出生缺陷工作目标的达成贡献专业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孕期妇女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
[2] 《孕产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3.
[3] Daily iron and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3.
[4] ACOG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 Nutrition During Pregnancy, Practice Bulletin No. 233, 2021.
[5] Hodges, R. E., & Minich, D. M,. Modulation of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Pathways Using Foods and Food-Derived Components: A Scientific Review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2015.
[6] Liu Y , Li N , Li Z ,et al.Impact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and preeclampsia on fetal gender: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China[J].Pregnancy Hypertension, 2019, 18:132-136.
[7]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5,60(05):329-342.
通讯员:杨芳 石葵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仅供参考
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或咨询临床医生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