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就义前,妻子含泪:“给孩子取个名吧!”他的遗言字字泣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05:45 1

摘要:林觉民拖着镣铐在积水倒映的走廊,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布鞋踩碎水洼的声响——怀孕五个月的妻子挺着肚子,攥着染血的《与妻书》追到铁栅前。

1911年4月26日,广州天字码头监狱的铁门在暴雨中轰然开启。

林觉民拖着镣铐在积水倒映的走廊,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布鞋踩碎水洼的声响——怀孕五个月的妻子挺着肚子,攥着染血的《与妻书》追到铁栅前。

“给孩子留个名字吧!"陈意映的哭喊穿透牢狱潮湿的霉味。

林觉民攥紧渗血的指尖,在绝笔信上添了最后一抹猩红……

这位24岁的年轻人究竟在信上写下了什么?他又为何会被处决?

林觉民烈士(素材来源于网络)

1887年福州三坊七巷,林家宅院的紫藤花架下,8岁的林觉民把《扬州十日记》藏在《论语》封皮里。当私塾先生抽查背诵"克己复礼为仁"时,他突然站起身:"先生,扬州八十万百姓被屠时,礼在何处?仁在何处?"

满堂哗然中,少年撕开《论语》封皮,露出记载清军暴行的禁书。这个举动让林家连夜将他送往乡下避祸,却在闽江畔埋下反清的种子。1902年考入全闽大学堂,他在作文《挽救垂危之中国策》中直言:"欲救中国,必先革除帝制",吓得主考官当场昏厥。

1907年樱花纷飞的东京街头,林觉民与同乡陈更新蹲在早稻田大学图书馆台阶上。两人捧着邹容的《革命军》,看到"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时,突然相视大笑,惊飞满树白鸽。

"诸位请看!"某日在留学生集会上,林觉民突然扯开长衫,露出贴身穿着日本学生装:"这身洋服比长袍马褂利索百倍!"在哄笑声中他正色道:"服饰尚需变革,何况腐朽制度?"当晚,二十七个热血青年歃血为盟,成立"铁血十八星社"。

林觉民故居(素材来源于网络)

1911年春节,福州南后街张灯结彩。林觉民借着陪妻子看花灯的由头,把必要物资藏在龙凤花烛里运进城内。经过安泰桥时,怀孕三个月的陈意映忽然拽住他衣袖:"这些蜡烛...不是普通红烛吧?"

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素材来源于网络)

看着妻子苍白的脸色,林觉民握紧她冰凉的手:"记得结婚时我说过,要给你和孩子清明世界吗?"陈意映眼泪簌簌而落,却默默将装炸药的篮子往怀里又搂紧几分。

4月24日深夜,林觉民在临江小楼整理武器。陈意映忽然推门而入,月光照着她隆起的腹部:"非要走不可吗?"他的手这时猛地一顿:"记得我教你念的《与妻书》吗?"

《与妻书》(素材来源于网络)

"记得...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陈意映哽咽着背诵,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可我们的孩子不久就要出世了!"林觉民浑身剧震,墙上影子晃如风中残烛。

1911年4月26日深夜,广州天字码头监狱的煤油灯在潮湿的空气中摇晃。林觉民的双手已经发紫,却仍挺直脊背在草纸上奋笔疾书。突然牢门铁链哗啦作响,狱卒押着个腹部微隆的年轻女子踉跄而入。

"意映!"林觉民手中的毛笔"啪嗒"掉落,墨汁在《与妻书》上晕开一朵黑花。怀孕五个月的妻子陈意映扑到铁栅前,颤抖的手指抓住丈夫血迹斑斑的囚衣:"他们说要杀你...我们的孩子还没见过爹爹..."

陈意映(素材来源于网络)

此刻牢狱中,陈意映抓着铁栅嘶喊:"至少给孩子留个名字!"林觉民凝视妻子腹部的弧线,突然咬破手指,在《与妻书》末尾续写:"腹中骨肉,无论男女,皆名『仲新』。仲者,承继也;新者,日月新天。"

5月3日清晨,二十四岁的林觉民在黄花岗喋血就义。当刽子手要行刑时,他忽然朗声长笑:"大清,你听见新时代的胎动了吗?"这句话随着初夏的晨风,飘向珠江口翻滚的浪涛。

林觉民烈士(素材来源于网络)

2011年清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前,百岁老人林仲新颤巍巍抚过墓碑。他掏出发黄的《与妻书》,轻声念着父亲最后补写的血字:"吾儿当知,汝生于旧世界死去之夜,长于新世界诞生之时。"远处木棉花飘落,恰似当年父亲离家时纷扬的炮火。

在此小编想说:中华民族之崛起,少不了各位前辈的不畏牺牲,英勇抗争。在此向革命老前辈致敬!

来源:片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