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进入密闭空间典型案例⑯|“闭”须注意 一文读懂如何安全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6 15:23 1

摘要: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自2025年1月15日起开展违规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行为,提升船舶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闭”须注意

一文读懂如何安全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

背景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自2025年1月15日起开展违规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规范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行为,提升船舶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

进入船上危险密闭空间作业和演习安全风险高,若安全意识麻痹、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本文将带你一文读懂如何安全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

船舶危险密闭空

船舶危险密闭空间是通风不良、进出口受限且可能存在危险有害气体的封闭、半封闭空间,也被海员称作封闭处所,封闭空间等。

一、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范围界定

船舶危险密闭空间定义

船舶危险密闭空间亦指船舶封闭处所,即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船舶处所:

a) 存在受限的出入口;

b) 通风不足;

c) 非设计为连续有人员作业 。

注:船舶封闭处所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货舱、双层底、燃油舱(柜)、压载舱、货泵室、货物压缩机室、隔离空舱、锚链舱、空舱、箱形龙骨、保护层间处所、锅炉、发动机曲拐箱、发动机扫气箱、污水柜(舱),以及不用于放置货物但可能与船舶封闭处所具有相同空气环境特征未通风的相邻处所。

注意

公司和船上应制作留存密闭空间清单。每艘船舶的密闭空间范围可能因船舶上的设备和功能区域、所运载货物的变化而改变,具体的密闭空间应根据船舶的实际变化重新识别。公司和船上应当依据公司体系文件和处所的性质定期评估,更新密闭空间清单范围。

二、船舶危险密闭空间的安全隐患

1. 缺氧窒息

空间内微生物耗氧、货物或材料氧化等,使氧气含量低于19.5%,人员进入会因缺氧昏迷甚至死亡。

2. 有毒有害气体中毒

货物挥发、腐烂或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等有毒气体,吸入会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导致中毒。

3. 燃烧、爆炸、烫伤

石油产品、化学品挥发形成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爆炸极限,遇明火、静电等火源会爆炸,部分空间有高温、高压设备,操作不当会引发烫伤、爆炸。

4. 滑倒、绊倒和坠落

部分密闭空间照明设备不足,空间内狭窄、障碍物多,地面湿滑,人员易滑倒、绊倒受伤。

三、船舶密闭空间救助演习

一 演习前的准备

1

进入前的风险评估

由作业部门结合拟进入密闭空间内的物质、通风、涂层等状况,分析产生缺氧以及有毒有害 、 可燃气体的可能性,判定缺氧作业类型,确定风险等级。

2

安全交底

拟进入密闭空间的人员要进行安全交底,了解密闭空间位置和内部构造、作业内容、货物特性、通风情况、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急救助等内容。作业负责人应对密闭空间救援作业具有充足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对密闭空间内当前和随后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做出合理评估。注意作业人员必须接受船上所有密闭空间救援升降设备的培训。

3

进入前的通风

通风要注意以下要点:

(1)按照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向拟进入密闭空间持续有效通风足够时长,整个作业期间都要保持有效持续通风。

(2)要结合实际采取合理的通风方式,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对于含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密闭空间机械通风时,要采用防爆机械通风。

(3)出入口要设置绳子、锁链拦挡,设置警示标志。要安排人员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空气检测

空气检测前,应停止对密闭空间的通风,待环境稳定后进行检测。检测时要设置合理的检测点,在不同的位置测试气体含量,应尽量在处所外检测,需进入处所内检测的需要佩戴防护用具。

进入船舶封闭处所作业时,空气质量应满足:①23.5%≥氧气浓度始终≥19.5%(体积比);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GBZ 2.1 职业接触限值的相关规定;③可燃气体浓度≤1%可燃下限(LFL)。

5

取得进入许可

每一密闭舱室进入前需要签发一张作业许可证(安全检查表),许可证一般由大副或大管轮审查后完整填写,报请船长批准后获得工作许可证,对作业全程进行管理(GB 16993—2021-4.1/4.2.1)。期限以作业完工所需时限为宜,但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如果该密闭空间停止通风或进入密闭空间的条件有任何改变的时候,则该许可证立即失效。风险评估报告和工作许可证贴在密闭空间附近以便参阅。

二 演习要点

1

演习应包含的内容

演习要包含以下内容:

a )安全防护设施用品的检查和使用 ;

b )通信设备的检查和使用 ;

c )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检查和使用 ;

d )救助设备的检查和使用 ;

e )应急救助程序和医疗急救演练 。

2

常用的设备、设施

两套充满的SCBA(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自给式呼吸器)组和备用瓶:SCBA组整套装备包括战靴、裤子、SCBA气瓶和肩带、上衣、腰带、头盔、呼吸面罩、手套)。首先视觉检查外观是否破损,打开气阀观察压力表读数,安全压力不小于27兆帕(指针在绿色区域),若低于27兆帕需要更换或充气,后关闭瓶阀,缓慢放出管路中气体,当压力表下降至5兆帕左右(指针在红色区域)并发出报警声,说明报警功能良好。在佩戴呼吸面罩时需要用手挡住呼吸口,以便测试气密性,将SCBA联通阀扣呼吸面罩上,深吸一口气,确保能正常供气。EEBD(Emergency Escape Breathing Device紧急逃生呼吸装置) 仅用于紧急逃生,不可替代SCBA,特别是用于压载水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能够通过采样线远程读取数据的多功能气体探测器,便携式气体探测仪。

通讯设备:防爆型或本质安全型对讲机,需检查对讲机是否沟通通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两个充满电的备用手电筒和若干应急照明光棒,配备救生绳的救生吊带,急救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人工呼吸器,一个符合规定的救援担架,两条能够到达舱底的绳。

在演习开始前需要对密闭空间进行自然和机械通风。

3

救助演习一般流程

1.作业现场守护人员发现作业人员受到密闭空间气体的影响,或出现事故(受伤等),立即发出警报,随即驾驶台广播。

2.所有人按照应变部署表到指定地点集合,集合时,守护人员应继续尝试与封闭空间内的人员进行沟通。

3.救援组人员穿上SCBA套装并准备进入,首先须确定紧急情况的性质,考虑到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可能性。

4.通过关闭或隔离所有连接管道或阀门和电力、设备来隔离该空间,评估人员是否能够安全进入该空间,除非有确凿的证据,否则必须假设空气是有害的。

5.配备完整SCBA设备的救援组人员按照计划进入,并优先为伤员提供呼吸装置。其他未安排固定工作人员执行次要任务,如传递额外的气瓶、担架和吊架组件等。

6.根据被救助伤员情况,决定是否用担架和吊架组件营救。后备人员应根据需要做好准备,以确保持续照顾伤员。准备撤离时,须对伤员的受伤部位进行急救。

4

演习注意事项

1.模拟场景要真实。要明确演习目标,模拟真实场景,救助演习时,要设定空气环境不满足正常进入密闭空间的场景,救援小组人要不多于完成救援需要的最少人数,穿戴好救护设备,并使用救生索(除非不可性)进入。

2.程序要合规。密闭空间进入前的准备要充分,包括风险评估、设备检查、通风、空气检测等,要取得进入许可方可进入,要注意许可时段和演习时段的关系,超过许可时限,应重新取得许可。

3.分工要分明。按照应变部署表明确救助人员、监护人员、指挥和岸基协调人员等职责,演习中要各司其职,杜绝关键岗位职责不明,场面混乱。

4.注重细节把握。演习中,要注意落实处所通风、设备设施准备、出入口监护、内外之间通信要求。演习前后要做好人员清点等工作,避免遗漏关键操作。

三 演习结束

清点人数,将所有物料归置原位,总结反思,所有事件须完整记录,并由船舶安全员进行适当调查,完整的报告转发到船公司。

四 建议总结

一、船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定期维护和校准,加强人员进入船舶危险密闭处所培训,开展定期演习,提高识别潜在危险的意识,切实保障个人生命安全。

二、公司:完善公司安全体系,定期开展自查,督促船舶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和演习, 加强船岸沟通,提升岸基支持力度,为船舶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

三、海事监管:加大检查与执法力度,检查是否有效开展风险等级评估制度,做好风险等级评估以及应对措施落实;检查是否有效落实许可证制度,确保人证合一,许可证签发和完善时间是否真实。加强对船员和公司的安全培训与宣传,促进船方、公司和海事部门三方协同合作。

参考相关法律条规标准

(1)GB16993-2021R4.2.3, 4.2.5, 5.2.2;

(2)SOLAS2013AmendCIII/R19.4.2.5;

(3)A1050(27)R3.2, 3.3.1。

精选推荐:

今日航行通告与航行警告

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典型案例

清明假期水上出行安全提醒

擦拭丰碑的手 接住誓言的风 多地海事青年开展清明祭扫追思英烈活动

媒体聚焦丨海事新闻速览·第139期

来源:小鱼科技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