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夕节当晚,上海观众熟悉的“开心果”主持人丹丹,在直播间里坦言已从电视台离职,全身心投入直播带货。
七夕节当晚,上海观众熟悉的“开心果”主持人丹丹,在直播间里坦言已从电视台离职,全身心投入直播带货。
这消息一出,不少上海爷叔阿姨们在弹幕里刷屏,表达不舍。
丹丹在上海主持界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手握《X诊所》、《老好的生活》、《都市焕新家》等多档节目。
这些节目不像那些流量综艺,专攻老年群体,尤其是《X诊所》,在丹丹接手前,台里不少年轻主持都想往时尚类节目跑,觉得健康类节目受众窄,没啥搞头。
丹丹却看到了老年观众的需求,主动接过了主持棒。
有观众觉得,丹丹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跟上海本地人似的,但很少人知道,丹丹是外地人。
2001年,她从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后,带着字正腔圆的“播音腔”来到上海。
为了能和上海观众打成一片,她硬是逼着自己学上海话。
那时候,她会在剧组里逮着上海本地的工作人员请教发音,回家就听上海本地的广播节目,跟着主持人学语调。
甚至去菜场买菜,也故意用蹩脚的上海话跟摊主交流。
如今新媒体崛起,传统电视大屏受到了冲击,不少资深主持人纷纷转战直播。
丹丹在直播里也坦言,对于中年主持人来说,光努力是不够的,行业变化太快,得适应。
离开电视台,并非逃避,而是为了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她觉得直播带货既能发挥自己沟通的优势,又能结合之前主持健康、生活类节目的经验,为老年观众推荐实用产品。
有网友评论:“丹丹姐这是华丽转身啊,从大荧幕到小屏幕,变的是平台,不变的是那份为人民服务的热心肠!”
丹丹的转型,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有人觉得,这是传统媒体人求变的一种尝试,也有人觉得,直播带货水太深,丹丹未必能适应。
还有人说,只要丹丹还是那个真诚、接地气的丹丹,在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那么,丹丹的这次转型,到底能不能成功呢?
有人觉得,老年人市场潜力巨大,丹丹深耕多年,积累了不少忠实观众,只要选品靠谱,服务到位,肯定能闯出一片天。
也有人担心,直播带货竞争激烈,各种套路防不胜防,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丹丹得小心谨慎才行。
更有人指出,丹丹的优势在于亲和力和专业性,如果能把直播间打造成一个健康知识分享平台,而不是单纯的卖货,或许能走得更远。
“我觉得丹丹老师挺实在的,不像有些主播,只会忽悠人。”一位阿姨在评论区留言,“希望她能多推荐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好东西,最好是那种实用又实惠的。” 还有网友建议,丹丹可以多和老年观众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们。
丹丹从电视台主持人到直播带货主播的转变,是一个中年主持人顺应时代变化的缩影。
直播间七夕的歌声还在回荡,而她未来的路,还充满着无限可能。
我们期待着,丹丹能继续用她的真诚和专业,在新的舞台上,为上海的叔叔阿姨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实惠。
未来的路怎么走,或许正如网友们所说,丹丹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初心,继续做那个接地气、为人民服务的好主持。
来源:娱乐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