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瑞虎发展史(上):奇瑞瑞虎车型的诞生,王牌诞生之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6 13:09 1

摘要:除了天窗有些异响、原厂固铂胎实在又硬又滑,我对这车的使用体验非常满意,底盘、动力、油耗都还不错,我现在依然是两口之家,所以空间也完全够用,甚至车身硬度也非常强,提车以来两次碰撞基本都是皮外伤,对目前阶段的我来说,完全没有换车的动力和需求。

有的贵宾可能知道,我现在开的是一辆22款的奇瑞瑞虎8Pro,1.6T的。

除了天窗有些异响、原厂固铂胎实在又硬又滑,我对这车的使用体验非常满意,底盘、动力、油耗都还不错,我现在依然是两口之家,所以空间也完全够用,甚至车身硬度也非常强,提车以来两次碰撞基本都是皮外伤,对目前阶段的我来说,完全没有换车的动力和需求。

对于奇瑞来说,瑞虎系列是绝对的功臣,从2003年第一辆瑞虎上市,就成了销量支柱,在奇瑞销量不太行的那些年,也是瑞虎系列撑起了销量,奇瑞才没变成others,是头牌里的头牌,一个人撑起半个店业绩的那种。

时至今日,瑞虎已经从一款车,变成了一个拥有20款产品的SUV大家族,甚至让奇瑞当上了SUV市占率第一,那这种演变是怎么发生的,本期二楼话题,我们就聊聊奇瑞瑞虎。

大家好我是汽车区足疗部up主黄师傅,各位拿好手牌扶稳坐好,我们开车上二楼!

在聊奇瑞瑞虎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概念:城市SUV。

所谓城市SUV,是在SUV这个定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的分类,可以类比为两厢轿车拉高加长的产物,更适应城市环境,空间大、底盘高,轿车的舒适性和越野车的空间全都要,彩云追月更方便一点。

1994年,丰田以卡罗拉为原型进行了一番魔改,推出了全球汽车的里程碑式产品、公认的城市SUV鼻祖:RAV4,事实证明,大家的需求和丰田的判断都没错,RAV4在随后多年间销量极其爆炸。

而在国内,城市SUV来的更晚,大概在九十年代末,才有少量的进口丰田RAV4、本田CR-V来到国内,到2004年,两款车先后国产,大家发现,这玩意好啊,又有空间坐着又得劲,油耗也不高,也爆单了,大家对两田的好印象也从那时开始。

看一下时间点,虽然正是国内汽车市场和自主品牌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阶段,但此时的自主品牌们要么还在逆向工程造轿车,要么还在搞皮卡加盖的越野车,对二者结合的城市型SUV,那是一窍不通。

第一个吃螃蟹的,还是土鳖奇瑞。

大概从2001年奇瑞搞出第一辆车没多久后,尹同跃就展露了自己的野心,希望从A00级到B级轿车每个级别,奇瑞都要有产品,SUV也要有。

基于这个思路,奇瑞练习了3年时间,2004年广州车展,奇瑞正式推出了旗下首款,也是当时自主品牌唯一一款城市SUV:T11。

说句题外话,如今这个代号又被当做商品名,给了奇瑞风云即将发布的旗舰SUV,风云表现不错,QQ即将回归,威麟也即将以另一种形式复活,奇瑞正在找回更好的自己。

到2005年3月22日,T11正式上市,并定名为奇瑞瑞虎,英文名Tiggo。

不同于国际品牌常用的城市SUV都是用同级别轿车魔改来的惯例,瑞虎虽然定位紧凑级城市SUV,但底子却是自家的B级车东方之子,而且并没有一味追求大空间,更想要公路行驶的稳定性,所以车身尺寸在今天眼光看来非常小巧。

比起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刚国产没多久的丰田RAV-4和CR-V都小了一圈,但只卖后两者的一半价格,起售价只有998,比其他自主品牌的轿车也没贵多少。

在东方之子基础上,瑞虎大量参考了丰田第二代RAV4,整体轮廓很像,但在结构上做了比较大幅度的改动,避开了丰田的GOA车身结构的专利,改为更传统的笼式车身结构。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加油口位置,RAV4在左,瑞虎在右。

设计上,瑞虎也做了大量修改,尤其是前脸,跟东方之子的设计语言一脉相承,这种眼角上翘的设计,也是今天大多数奇瑞车型设计思路的原点,我一直也觉得这种设计特别像尹总本人……

至于内饰,和RAV4有八分相似,当时各种评论都说这内饰改丑了,我个人觉得还好,只是配色问题,那三上悠亚穿上花裤衩也不好看呐,大家觉得呢?

而在动力方面,由于瑞虎上市前,奇瑞和奥地利AVL已经在发动机方面达成了合作,有消息称,瑞虎很有可能会用上奇瑞自己的发动机,但在最终上市时,奇瑞还是跟其他自主品牌一样,求稳,用了三菱2.0L和2.4L的发动机,匹配奇瑞自己的5MT变速箱。

这也可以理解,开始前总说自己多牛逼的,通常都会早早败下阵来。

瑞虎的配置也算挺高的,双气囊、ABS+EBD、多碟CD、天窗这些配置都已经出现了,诚意和决心都很足。

年纪稍大一点的贵宾可能知道,瑞虎当年在宣传时,总是说自己叫瑞虎NCV,这名咋来的呢?

瑞虎上市仅仅练习了不到半年,就接到了大量用户投诉,2005年7、8两个月,奇瑞不得不主动停产瑞虎,找bug。

再次上市后,瑞虎价格下调,并且推出了两个新版本,用上了博格华纳的智能四驱,又加了一些配置,同时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新物种:NCV,New Concept Vehicle,新概念汽车。

从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瑞虎在宣传中的名字一定是瑞虎NCV,这种操作没啥问题,抢占用户心智是每个品牌都该做的事,今天的新势力们都这么干,但问题在于,奇瑞开了头,转头发现NCV这个概念没人跟,后来自己慢慢也不用了。

奇瑞就是这样,思路从来都比其他自主品牌超前一个版本,但最后落地永远是跟在后面吃屎的那个。

但这都不重要,回炉重造后,到2006年,瑞虎又先后推出了自动挡和自主研发1.6L ACTECO发动机的版本。

虽然动力弱点,但油耗比老舅三菱发动机好到不知哪里去了,加上瑞虎本身空间大、配置高,甚至还是带小书包的侧开尾门等等优点,瑞虎的销量逐渐爬升,甚至出口到了中东、南美、非洲等地区,和日韩品牌正面厮杀也能不落下风。

2007年5月,奇瑞正式推出了瑞虎的改款车型,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瑞虎3,换了前脸,换了浅色内饰,换了1.8L ACTECO发动机,也降低了车价,练习一年半之后,又装上了2.0L ACTECO,瑞虎全系动力自主化。

到2009年,奇瑞按照欧洲标准改造,和意大利DR公司合作的奇瑞瑞虎DR正式在欧洲上市,奇瑞也成了第一个用SUV杀进欧洲市场的品牌,给老意大利正白旗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到了年底,欧版的瑞虎DR返销国内,这种内销转出口再转内销的活儿,自主品牌有且仅有这一回。

随后,瑞虎3又推出了用上了AMT变速箱的大师版,以及换了特殊改装的防弹版,在奥运会、阅兵之类的场合经常出现,混在一堆国外防弹车中还是挺扎眼的。

2010年9月成都车展,瑞虎3推出了中期改款,换了全新的外观内饰,整体质感提升了不少,但最大的亮点是,新的瑞虎3给1.6L ACTECO发动机加了个伊顿机械增压器,这是自主品牌有史以来唯一一款用上机械增压发动机的量产产品,红旗的机增不算,那是奥迪的东西。

但机增这东西,说起来好听,但用在1.6L这么小排量的发动机上,不光吃动力,还费油,除了装 X 一无是处——而且你用奇瑞装 X ,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中期改款的瑞虎3上市后,老款瑞虎3改名瑞虎经典,瑞虎DR改名瑞虎DR欧版,奇瑞将其称为奇瑞瑞虎三剑客,非常抽象。

练习两年半之后,瑞虎3迎来了第二次中期改款,变成了大家比较熟悉的样子,并一直延续到了2022年停产。

到停产,瑞虎3在全球的累计销量差不多有150万辆,并且多次获得自主品牌单一车型出口冠军,算是自主中非常优秀的表现了。

来源:黄师傅开车bet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