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2点10分,加拿大穆斯乔的冰壶馆里,40岁老将徐晓明俯身擦冰的声响划破寂静。
凌晨5点的冰面绝杀与遗憾:中国男子冰壶队离冬奥只差一胜
凌晨2点10分,加拿大穆斯乔的冰壶馆里,40岁老将徐晓明俯身擦冰的声响划破寂静。
加局最后一投,他的冰壶带着每秒3.2米的旋转速度,从挪威队两枚黄壶的缝隙中精准穿过,撞飞对手得分壶的同时稳稳停进圆心。
这个被称为“东方魔鬼弧线”的神仙球,让中国队以8-7绝杀挪威,时隔17年重返世锦赛四强。
现场解说员破音的嘶吼通过直播传回国内:“徐晓明! 他用冰壶画了个圆周率! ”
但狂欢只持续了不到3小时。
凌晨5点,同一片冰面,中国队迎战以逸待劳的瑞士队——这支被称为“冰壶AI”的强队,早在循环赛就用7-5给过中国队下马威。
第一局就嗅到危险气息
瑞士队四垒贝克尔推了推眼镜,用一记教科书级的双飞击打清空营区,首局便拿下2分。
中国队教练席上的冰刷被攥得咯吱响——他们知道,瑞士队的“温水煮青蛙”战术开始了。
第二、三局堪称心理拉锯战。
中国队连续选择“保后手”战术,宁愿0-0也不冒险得分。
这种策略在冰壶界被称为“攒大招”,但瑞士队四垒93%的击打成功率,让中国队的算盘落了空。
转机出现在第四局。
徐晓明顶着黑眼圈投出关键传击,为中国队拼下1分。
1-2的比分让直播间弹幕刷满“还有戏”,但瑞士队立即在第五局还以颜色——两枚红壶如同卫星定位般卡死得分区,分差扩大到4-1。
第六局的“死亡2分钟”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第六局。
本该是中国队后手追分的机会,瑞士队却用三枚占位壶筑起“柏林墙”。
王智宇的击打路线出现2厘米偏差,红壶擦着黄壶边缘滑出大本营——瑞士队竟偷得2分,比分瞬间变成1-6。
直播间弹幕从“加油”变成“完了”。
有眼尖网友发现,徐晓明擦冰时手在微微发抖——这位40岁老将刚经历3小时鏖战,又在2.5小时内连打18局。
铜牌战前的最后倔强
尽管第七局追回1分,瑞士队在第八局再添1分锁定胜局。
当比分定格3-7,中国队提前认输时,现场计分板显示:中国队击打成功率全员低于70%,瑞士四垒贝克尔却保持着91%的恐怖数据。
输掉这场,意味着直通米兰冬奥会的8个名额尽数落空。
捷克队凭借循环赛对中国队的胜利,以13分惊险上岸。 而中国队即便在铜牌战击败加拿大,也只能带着11分去12月的“冰壶大逃杀”——与美日韩等队争夺最后2个冬奥席位。
此刻的运动员通道里,徐晓明弯腰揉着膝盖。
20小时前,他刚用“魔鬼旋转”创造历史;20小时后,他成为社交媒体上“最悲情老将”。
有体育博主算过:这场半决赛的胜负,直接关系到2000万冬奥专项资金的归属。
冰壶馆顶棚的电子钟跳到凌晨5点47分。
中国队助理教练往保温杯里加了第三包速溶咖啡,备战23点与加拿大的铜牌战——那里藏着另一个历史纪录:中国男子冰壶从未拿过世锦赛季军。
场外贩卖机前,瑞士队员正用赢球奖金购买枫糖浆。
而中国队的休息室里,战术板还停留在第九局的路线分析——那局本该后手拿大分的机会,最终只换来1分安慰。
冰壶刷上的冰晶渐渐融化。
这个凌晨的故事,既有热血逆袭的神剧本,也有竞技体育的冰冷法则。 当徐晓明弯腰钻出运动员通道时,加拿大清晨的阳光正斜照在场馆的“直通米兰”海报上——那张海报右下角,还留着中国队绝杀挪威时甩出的冰屑。
来源:围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