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H:拖延≠失败!一年时间逆袭墨尔本大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20:26 1

摘要:从环境设计到景观建筑,F同学始终坚持“设计是面向使用者的”理念,希望用空间设计回应人与自然的关系。申请季一路走来,经历了从作品集打磨到文书构思的蜕变,最终在“植物”与“可持续景观”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在RAC的学习经历更让他高效成长,不仅提升了设计能力

转自:RAC设计留学

从环境设计到景观建筑,F同学始终坚持“设计是面向使用者的”理念,希望用空间设计回应人与自然的关系。申请季一路走来,经历了从作品集打磨到文书构思的蜕变,最终在“植物”与“可持续景观”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学术兴趣点。在RAC的学习经历更让他高效成长,不仅提升了设计能力,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更多申请经验 & 作品集分享快往下看吧 !

本科:福州大学

雅思:6.5 (6)

GPA:3.57/4

25FALL申请时间规划:

OFFER(截至发稿前):

爱丁堡大学 景观建筑 / Edinburgh M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墨尔本大学 景观建筑 / UniMelb Mas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谢菲尔德大学 景观建筑 / SheffieldM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ongratulations

空间设计学科是我的舒适区

“设计始终是面向使用者的”

“为了支撑信念而去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

我出身于艺术生,虽然自认为艺术细胞不多,但长时间的艺术教育让我对设计的美感有了一定的敏锐度。自从本科就读环境设计后,我意识到设计不仅需要美学表现手法,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功能属性来支撑。我也明白,设计始终是面向使用者的,所以本科时期我就常常想象自己设计的作品有朝一日能服务于大众。渐渐地,这份执念和尚未实现的成就感在我内心笃定下来。因此,我认为空间设计学科是我找到的舒适区。

而申请方向的选择上,除了上述的原因,也许还因为从小就喜欢与大自然(各种动植物)交流,高中和本科时期也喜欢画一些风景速写,所以比起钢筋混凝土,植物、水土给我的亲切感更强,所以最终选择了以景观建筑作为主要的申请方向。

我是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并且喜欢学习我所接触的行业的不同方向。在本科时期学习环境设计我就对空间设计尤其是景观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设计学科当中,海外与国内有着不同的教育体系,这也让我十分渴望去学习更多不一样的、先进的知识。

另外我的家人也十分支持我在学业上有更高的造诣,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因此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出国深造。

设计能够“升华大地,为群众服务”

我比较注重使用人群在空间当中的体验,以及空间的可持续性。所以在做项目时,我时常关注人与场地各个方面的互动,小到各种材质、设施的选用,大到场地的历史记忆,同时也从不同的因素,包括植物、地形等激发场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我认为设计能够“升华大地,为群众服务”,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它的价值。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也认为在这个方向上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为了支撑甚至升华这样的信念而去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我势在必行。

通过RAC了解到了许多业内知名的事务所

我除了申请季时享受了RAC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还通过RAC了解到了许多业内知名的事务所。其中我最欣赏的是风物营造,在浏览完他们出色的设计作品之后,我就十分期待能够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实习,去学习更多能运用到实际工作的技能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此后我就向风物营造投递了我的简历与作品集,在与面试官完成面试的几天后,我很幸运地收到了风物营造发来的实习通知。风物营造的所有同事们,包括创始人刁工、陆工,他们不仅是一群出类拔萃的设计师,而且都非常耐心友善。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缺乏经验的我总会在工作期间时不时碰到各种我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同事们都鼓励我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向他们寻求帮助,哪怕是很多复杂的工作流程我总是反复出错,大家也都非常耐心地提醒我并且帮我纠正错误。

后来因为我的个人原因,我最后只在风物营造实习了一个多月就离开了。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我这段经历对于我来说是宝贵的。在风物营造实习期间我的收获非常丰富,不仅在专业上进一步地了解和熟悉了施工图纸、材质选择和植物选择等各方面的标准规范,工作环境的熏陶也让我在软件等方面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些傍身的知识和技能毫无疑问能帮助我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更加得心应手;另外风物营造在工作之余还有很多公司团建活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同事生日party、公司年会等活动,风物团队的其乐融融给我在这个冬天带来了如同家一般的温暖。

项目拖延王的申请线

“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找到了文书方向”

“有了语言成绩,选项也会越多!”

▎申请时间轴:

决定出国:2023.6

决定报名RAC:2023.7

1.Portfolio时间轴

Project1:2023.7-2023.10

Project2:2023.10-2023.12

Project3:2023.12-2024.1

Project4:2024.1-2024.2

2.文书材料申请时间轴

推荐信/成绩单材料:2023.9-2023.10

PS材料/推荐信/网申/作品集提交:2023.12-2024.1

后期1月份的时候,多亏文书老师的持续跟进,保证了我能够及时赶上各院校的申请ddl最后顺利收到offer

收到第一个offer:2024.1

▎文书PS:主题&书写策略

文书是我在制作作品集的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后,即“植物”和“可持续景观”。此后我才建立起了大框架,再不断丰富自己对于这些话题以及院校研究方向的理解。

我以“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线贯穿整个文书。首先我讲述了在申请之前我因为什么契机选择了继续在这个专业深造下去,以及通过我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去解释为什么我会对“可持续和低影响性开发”等特定方向产生兴趣。其次就是当下,我如何将我对“可持续和低影响性开发”的理解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的,通过列举具体的设计手法来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过程。再次,就是“why school”部分,以及对于所申请的学科的未来进行展望,描述自己对于申请院校课程研究方向、具体成果等方面的理解,并真诚地表达自己希望通过在该院校的课程中学习到什么并在将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整个文书我都是围绕着自身,真实地描述我的个人见解和申请意愿。特别是“why school”部分,只有自己多多浏览学校官网收集信息,经过提炼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体现我们自己书写的文书的价值所在。

3.语言时间轴

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准备了雅思(从5.5-6.5)

▎语言:学习过程、难点、经验

雅思首考5.5,备考半年后:6.5(6)。半年的语言备考时间除了每周固定1天的休息时间,其他时间几乎每天都在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学习当中(每天学习6-8h)。我个人习惯根据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安排一天的学习时间,而我与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弱项是口语,所以相比其他部分我会在口语上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在口语上我没有太多的技巧,准备好自己个性化的口语素材、保持与外教的线上对话练习、常听录音复盘总结,就是保证我的口语水平稳中求进的练习方法。听力、阅读、写作我也一样每天保持练习,并且会利用一些工具(比如人工智能)给自己做反馈并记录在错题本中,牢记错误、夯实技巧、总结经验,日积月累下我在平时的练习当中成绩逐渐趋于稳定,最后一次的雅思考试我也以较为正常的考试状态取得了我正常水平下的成绩:6.5(6)

最后我也想提醒一下基础跟我一样或者比我弱的同学们,越早准备语言越早考过越好!!!有了语言选项也会越多!!!

喜欢发散思维,再与项目老师探讨选择方案

设计思路是一般的常规步骤:1.场地信息收集—2.SWOT+主题—3.framework/空间策略—4.绘制总平图—5.构思小空间和细节。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最注重场地的核心痛点以及基于核心痛点出发而设计出来的最终成果。所以我会花大量篇幅用于阐述前期问题的发掘以及后期设计成果带来的效益,同时确保整个项目的表达逻辑通顺。也因此图纸风格上我个人更倾向于达到信息表达清晰、画面饱满写实的效果,不需要太炫酷华丽。另外,在开始的设计概念的推敲过程中,我也喜欢发散思维,根据不同资料的支撑得出2-3种方案,最后再与项目老师探讨选择我们认为最合适的概念方案。

接下来,看看我的作品集吧

“将生态友好绿地重新植入废弃工业用地”

“以可持续设计理念作为支撑,串联农业和旅游业”

▎巧思

Pinterest:学习优秀案例,收集画图素材

Designable:快速学习掌握软件技能

Miro:头脑风暴阵地,在这里发散设计概念以及排版的灵感

巴院毕设官网、ASLA:学习优秀案例

▎申请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TOURING BETWEEN TERRACES

设计者:FJH、老麦

指导老师:Hao Hu

项目解读:

加榜村是我国南方三大梯田之乡之一,但与其他两个村庄相比这里产业单一,仅依靠传统农业作为经济支柱,旅游业薄弱;同时当地居民长期开垦田地也导致了土壤养分减少、水土流失、当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等问题。所以我和队友麦同学提出发展当地农业多样性、开发旅游业、打造可持续农业的方案,希望通过此方案改善当地现状。农业上,我们根据不同的坡度(即蓄水性能)区分旱田和水田。旅游业上,我们采取搭建观景步道和平台、修建山顶广场和民宿等措施,鼓励游客近距离参观或加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感受当地自然风光。环境修复上,我们通过在梯田植入生态池,保证干净水源持续供给的同时修复被农田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村庄西北部海拔更高的山坡上种植树林、修建水渠和挡土墙,有效缓解雨季水土流失对村庄带来的破坏。最后我们的愿景是以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作为支撑,串联当地农业和旅游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的美好蓝图。

在 HAO老师的打磨下,逐步修改 方案空间策略的草图,最终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直接使用了 优化后的 手绘稿~

RAC线下生活充实了申请季

“这里独特的教学体系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画图速度很慢的我,被大家把效率带起来了”

跟我们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慢热内敛。喜欢打游戏、旅游。喜欢风物营造、张唐,喜欢的书籍是《清醒地活》,喜欢的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白日梦想家》。

在RAC学习,我有更充分的把握实现我的目标

自从有了留学的念头以后,我自己就在网上搜集很多相关信息。其中我就看到了许多来自RAC学长学姐的成功案例和优秀作品,因此也激起了我对RAC的兴趣。于是我与广州RAC小甜老师取得联系,并且在后来参观了RAC广州校区。在参观的过程中RAC独特的教学体系、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学习氛围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也坚定地认为在这学习我有更充分的把握实现我的目标,所以最后我便选择了RAC。

痛并快乐着的点点滴滴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

在RAC线下待了大半年时间,与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画图,原先画图速度很慢的我慢慢也被大家把效率带起来了。此外线下的老师和同学们不仅专业技能强,也非常热情友善,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经常交流探讨,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毫无保留地帮助我。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最后我们大家也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2023.10.5—2024.2.4是出图强度最高的一段时间。整个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机构。期间的许多故事,包括与饭搭子“闪少”搭伙干饭交流心得、与“小刘”在RAC线下做图跨年、与绝佳拍档“老麦”通宵的若干个ddl前夜、通宵后好朋友“小王”送来的熬夜大补瓶等等,都充实地填满了我的申请季。虽然我个人不提倡通宵或者熬夜画图,但是像我这样进度慢到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我也只能比其他进度更快的同学在同一个时间段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而这些痛并快乐着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最后支撑我坚持完成作品集的精神支柱。

RAC广州校区的打卡日常

♯特别感谢

感谢我的主管老师,老师不仅为安排了周密的时间线,帮助我清晰地规划了作品集制作、文书书写和申请院校的节点,也在此后对我的整个进度十分上心,常常督促、鼓励我,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规划,我也不能顺利完成作品集赶上各个院校ddl,也就无法取得我在申请季所取得的这些成绩。

感谢HuHao老师!在每一次HuHao老师沟通方案时,HuHao老师常常以轻松的聊天和提问的方式,鼓励我去主动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构思,同时他也始终保持客观地视角与我一起沟通,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为我分析利弊做出取舍。在跟HuHao老师做完两个项目之后,我能深刻的感受到自己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是对专业的认知都有新的高度。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技术老师们( Jingyao Wang, Yixiu He, Lanwei Wang)他们都非常耐心而且专业技能扎实,在整个作品集制作期间他们不仅教会了我很多画图技术,也为我的图纸表达、作品集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所以无论是我在专业上审美和技术的提升,还是最后申请季取得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们对我的帮助!

感谢申请Joey老师和文书Qiao老师,他们帮了我很多忙。Joey老师始终能在准备材料、提交材料和书写文书等各个节点跟进并督促我的进度,甚至在申请院校ddl的时候还等着我熬夜优化作品集再提交到学校官网,非常认真负责!而书写文书主线内容的阶段我也总是向Qiao老师絮絮叨叨地提出自己各种删减补充的修改诉求,而老师却总能不厌其烦地给我返稿征求我的意见,也在后期申请各个院校时及时帮我修改完申请文书。

其次十分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才让我能够去做出我想要的选择,让我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底气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继续走下去!

另外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兼战友,大伙们一起在广州RAC线下熬夜画图、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参加各种线下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的许多记忆碎片,都是痛并快乐,且独一无二的回忆!是RAC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让我在本以为十分枯燥严肃的申请季找到了久违的乐趣,更是在申请季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导师寄语

Hao Hu

德国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硕士

RAC 广深校区负责人

城市/景观教研导师

寄语:恭喜JH ,拿到欣喜的录取结果!可以投奔澳洲开启下一段生活!

还记得 刚过来RAC广州的时候,已经是 暑假时间了,拿会儿是同学们在努力推进项目的时候,而作为小白的JH刚过来。虽然 一开始并没有高的效率,但JH在线下 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做方案的 氛围里一直坚持,能让老师们感受到 正是这份可贵的意志力 和 钝感力让你坚持到了最后!

在中间阶段,也给到JH和家长一些申请建议,所以我们果断先放弃英语学习,先冲刺作品和申请英澳的计划去准备,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一路走来实属不容易,从第一个项目开始不足基础,到最后很有难度的项目,一步步能够发挥自己的天赋 完成每个项目,特别喜欢你用手绘确定的 方案策略图,我们也最终决定把这个手绘定格成为的 这个项目的一部分 提交给了学校。最终拿下理想的录取 !

入学之前的实习经历,希望也能继续注入对设计的热情,带着这一份能量去到墨尔本. 愿不负韶华扬帆远航!

来源:小苇姐姐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