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珺 | 本土观照视野下富有哲学意识的新闻理论范式创新——评《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6 00:59 1

摘要: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领军学者,吴飞教授近年来持续关注数字技术对新闻业的重塑。从早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探讨,到近年来聚焦数字新闻学的理论建构,其研究呈现出从传统新闻学向数字新闻学转型的清晰脉络。《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是其研究团队的最新力作,新书直面21

作者:中国计量大学 刘珺

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领军学者,吴飞教授近年来持续关注数字技术对新闻业的重塑。从早期对新闻专业主义的探讨,到近年来聚焦数字新闻学的理论建构,其研究呈现出从传统新闻学向数字新闻学转型的清晰脉络。《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是其研究团队的最新力作,新书直面21世纪数字新闻业的技术挑战与价值坚守,以其深厚的哲学思辨、鲜明的人本精神和对中国本土实践的深刻观照,为数字新闻学的理论建构与范式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贡献。新书不仅回应了数字技术对新闻业的挑战,并从数字新闻生态论、认识论、人的主体性及技术自主性等多维度展开探讨,重构了数字新闻学的理论框架、专业理念与知识生产体系,并从中国本土视角出发,提出了数字文明视角下数字新闻必须强化与公众的连接并实现媒体融合、建设性新闻的探索实践,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著作开篇即展现了深厚的哲学思辨,从哲学角度审视媒介技术研究的历史脉络,探讨媒介技术与人类生存关系,延续了吴飞教授团队长期关注“人”的研究取向。新书强调数字新闻学应以“人学”为核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与尊严并促进公众参与和公共生活,展现了深刻的哲思与人文关怀。这一观点与他早期在关于新闻专业主义中“人”的维度研究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当下ChatGPT、DeepSeek等生成式AI的崛起,他提出“人机协同进化”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的创造性思维,而是与之形成互补关系,认为技术并非人类的对立面,而是与人类共同塑造新的社会形态,人类无需对人工智能产生恐慌。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吴飞教授提出:个体的知识创新仍然是新闻生产的核心动力;尽管AI可以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但人类的创造力、判断力和价值观仍是不可替代的。这一观点不仅回应了技术决定论的偏颇,也为新闻从业者在数字时代的角色定位提供了清晰的、有力的指引,并为理解当下AI与新闻业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他借鉴海德格尔的“此在”概念,探讨数字技术在改变人际沟通、信息流通与决策方式层面的变化,新书中探讨了数字技术对人类交往方式的影响,并提出新闻传播学应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构建,强调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强调新闻业应致力于构建理想的公民社会与公共善。吴飞教授认为:新闻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希望的建构者;并从希望哲学的角度,阐释了建设性新闻实践在缓解数字时代人类焦虑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背景下,这一观点为新闻业如何促进社会共识提供了积极向的思路。

其次新著就数字新闻理论范式建构方面更是展现了显著的创新性,新书不仅对数字新闻学的框架进行重构同时也就数字新闻与专业理念实现了重构,对数字新闻理论进行范式创新。新著提出在数字新闻业下,新闻生产从“人主体”向“人主体+人机交互主体+智能体”的多元融合转变,需“望门”理论重构数字时代的新闻把关机制,用以重构数字守门人理论。望门概念既继承了传统守门人理论的核心要素,又适应了去中心化的数字传播环境,为平衡技术效率与人文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吴飞教授认为:数字新闻业应通过“望门”实现对公共性的观照,促进公众的参与和合作,同时也呼应技术的变迁发展。著作更是通过三个章节深入剖析数字时代新闻业在价值规范、知识生产、实践路径三方面的范式创新:在规范层面,提出以“理性交往模式”连接新闻业与数字环境,强调新闻的价值在于构建理想的公民社会与公共善;在知识生产层面,探讨人机关系与算法价值,提出“全球脑”技术构想将重塑人类知识生产模式;在实践层面,主张通过建设性新闻与媒体融合实现数字新闻业的“再中心化”。

针对中国数字新闻学的本土发展研究,吴飞教授强调要超越对西方理论的简单挪用,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中国应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新闻发展路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框架,立足本土实践进行创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著作在每一章都融入了中国本土化的思考,展现了强烈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探讨中国传媒变革时,吴飞教授不仅深入分析了中国传媒变革的特殊性同时指出中国媒体技术的演进方向是增强社会关系力量、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他认为,中国传媒的变革动力主要来自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政策与技术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共振效应,这一分析为中国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解释框架。此外,吴飞教授还提出了“数字共通”“数字共鸣”“共情传播”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为理解中国数字新闻实践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这些概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话语,也为全球新闻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

总的来说,吴飞团队新著《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学术思考维度广、面向宽、视角新。在逻辑上充满哲思、严密自洽、论说透彻;表达上理深、词约、句简、意远;态度上真诚平和、务实率真、注重交流;是一部兼具哲学深度、范式创新与本土关怀的力作。

来源:再建巴别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