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马飒:春风化雨润童心 智慧课堂筑梦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2 07:42 1

摘要:9月9日,在邓州市北京路学校三(8)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本剧《不懂就要问》正在上演。孩子们扮演少年周恩来、私塾先生和同学,在表演中体会“学问”的真谛。语文教师马飒作为课本剧的“总导演”,站在学生中间频频竖起大拇指。

9月9日,在邓州市北京路学校三(8)班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课本剧《不懂就要问》正在上演。孩子们扮演少年周恩来、私塾先生和同学,在表演中体会“学问”的真谛。语文教师马飒作为课本剧的“总导演”,站在学生中间频频竖起大拇指。

从教七年来,马飒用智慧创新课堂,用爱心温暖童心,成为学生眼中的“点灯人”、同事心中的“引路者”。她常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以爱育心,静待每一朵花开

马飒的语文课,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课堂。

几年前,马飒发现班级里有个男孩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细心观察后,她注意到男孩棉袄的袖口已经磨破,橡皮也用得只剩指甲盖大小。第二天,马飒特意晚走,假装不经意地递给他一个新文具盒:“这是老师多买的,你能帮我用完它吗?”男孩愣了一会儿,泪水夺眶而出——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几乎没人留意这些细节。

这件事后,马飒在班里发起了“图书漂流”活动,让孩子们把家里的旧书拿来交换。而她的真正用心,是让每个孩子每周都能“意外”收到一本恰好适合自己的书:自卑的女孩收到《勇敢的公主》,调皮的同学收到《足球明星的故事》。“马老师好像会魔法,她给我的书总是我最需要的!”同学们这样说。

作为党员教师,马飒尤其重视将德育无声融入日常教学。当发现有同学因被起外号而情绪低落时,她立即组织召开“尊重,从称呼开始”主题班会。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白,每一个名字都承载着尊严与期待。自那以后,班级氛围愈发友善融洽。

最让同事们称道的是马飒对待后进生的方式。学生徐彤(化名)语文成绩长期徘徊在30多分,上课总是昏昏欲睡。马飒从不批评,反而在他课本里夹纸条:“今天你举手了,我真为你骄傲!”“你的字写得比昨天好看多了!”渐渐地,男孩开始主动交作业了。

期末时,徐彤破天荒地考了62分。发试卷时,马飒当着全班的面红了眼眶:“这是我们班本学期最大的进步,让我们一起为这位勇士鼓掌!”徐彤的妈妈哽咽着发来信息:“马老师,谢谢您从未放弃他。”马飒温柔回复:“请您也为他骄傲。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用爱和耐心静静等待。”

以智启思,创新课堂育英才

“马老师的课像探险,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同学们这样形容她的课堂。

在马飒的语文课堂上,知识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温暖存在。她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让文字在表演中苏醒。学生田小雨(化名)性格内向胆小,在一次课本剧中,马飒鼓励她扮演神医扁鹊。令人惊喜的是,她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演出结束后,田小雨的自信心大增,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学期结束时,她的奶奶连打几个电话给学校:“老师能不能跟班走?孩子还想在马老师的班级里。”

作为“90后”教师,马飒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的见解。她总结出一套学生回答问题的标准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表达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这套模式经过教研组专题研讨后,已在组内推广使用。

作为学校骨干教师,马飒先后到北京、天津、扬州等地参加培训,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邓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她所作的《研多文本阅读之法筑教学相长之基》专题报告,结合实例展示多文本阅读的课堂模式,深受与会教师好评。她指导的课程也多次获得邓州市优质课、信息技术融合课比赛一等奖。

这位年轻教师还有不少“教学神器”:她设计的“闯关式作业本”让最讨厌写字的孩子也抢着完成作业;她用AI技术打造“梦想直播间”,孩子们输入梦想就能看到未来的自己。当屏幕中实现梦想的自己与现实中的孩子目光交汇时,星星似的光芒从孩子们眼底漫到眉梢。

以行立范,坚守初心绽芳华

马飒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3岁。但她的手机相册里,存得最多的却是学生的照片,每个孩子的成长瞬间都被细心收藏。

七载春秋,马飒始终坚守教育初心,恪守师德规范。她工作兢兢业业,早到晚归,把大量休息时间用于辅导学生、联系家长、钻研业务。这份执着与付出,既源于内心的责任,也得益于家庭的温暖支撑。

“马老师是我们团队的主心骨。她业务精湛,对教学改革充满热情,总能将新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在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她积极带领我们探索,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她对学生的关爱更是无微不至,总是能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是一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同事吕爽爽这样评价道。

七年来,马飒收获了累累硕果: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邓州市优秀教师、邓州市第二届名班主任、邓州市优秀班主任、邓州市优质课一等奖、邓州市班主任大比武一等奖等荣誉接踵而至。但她常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前辈的指引、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这份收获是‘巨人’托举下的幸运。”

放学铃声响起,马飒站在校门口微笑着与每个孩子道别。夕阳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温暖的光晕。

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温柔守望。正如马飒常说的:“我要做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知道——你很重要,你的梦想值得被守护。”

来源:邓州校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