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9位帝王的传国玉玺,仅存1枚,8枚已经失传,让人惋惜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5 21:50 2

摘要:传国玉玺,作为封建帝王的无上信物,承载着 “天命所归” 的威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又沉寂。在众多传国玉玺中,曾有10枚意义非凡,可如今仅1枚硕果仅存,8枚已消失在历史深处,它们的命运跌宕起伏,无不令人深感惋惜。

探寻帝王信物的沉浮:传国玉玺的兴衰史

传国玉玺,作为封建帝王的无上信物,承载着 “天命所归” 的威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又沉寂。在众多传国玉玺中,曾有10枚意义非凡,可如今仅1枚硕果仅存,8枚已消失在历史深处,它们的命运跌宕起伏,无不令人深感惋惜。

一、秦朝:传奇开篇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为彰显自身功绩与皇权的神圣,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镌刻传国玉玺。李斯大笔一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虫鸟篆字跃然其上,自此,这枚玉玺不仅是皇权的代表,更被视为正统帝王的凭证。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率先攻入咸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将传国玉玺拱手奉上,传国玉玺顺利完成首次朝代更迭间的传承,开启了在不同政权间流转的历程。

二、两汉:传承与波折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当时的传国玉玺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王莽派堂弟王舜前去索要。王政君怒不可遏,将玉玺狠狠摔在地上,玉玺因此磕掉一角。王莽拿到残损的玉玺后,命人用黄金修补,这“金镶玉”的独特外观,为传国玉玺增添了别样的历史印记。随着王莽政权的覆灭,传国玉玺先落入更始帝刘玄手中,后又被赤眉军所得,并转交给刘盆子。东汉建立后,传国玉玺终于回归汉室正统,在洛阳安稳度过了一段时期。

三、三国两晋:战乱流离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传国玉玺再度陷入混乱。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孙坚率先攻入洛阳,在城南甄官井中意外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若珍宝,却因此招来杀身之祸,玉玺随后辗转到袁术手中。袁术兵败身亡后,曹操获得传国玉玺。西晋统一后,玉玺顺利进入晋朝宫廷。然而,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引发了五胡乱华,玉玺先后被匈奴建立的前赵、羯族建立的后赵夺得。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后,传国玉玺归冉魏所有。冉魏面临前燕的进攻时,为寻求东晋援助,将玉玺送回东晋都城建康。

四、南北朝:南北分途

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传国玉玺在南北政权间多次易手。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玉玺始终是皇权传承的关键象征。在北方,传国玉玺在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间流转,每一次交接都伴随着血腥的战争与权力的争夺。

五、隋唐:短暂安宁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传国玉玺顺利进入隋朝宫廷。隋末,宇文化及发动政变,杀死隋炀帝,传国玉玺落入其手中。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后,获取玉玺,并将其献给了远在突厥的隋萧皇后。唐初,李靖率军大破突厥,萧皇后携玉玺回到中原,传国玉玺最终被唐太宗李世民收入囊中,在唐朝平稳传承了近三百年。

六、五代十国:神秘失踪

唐朝灭亡后,天下再次陷入混乱。后梁太祖朱温从唐哀帝手中接过传国玉玺,后唐庄宗李存勖又灭后梁,得到玉玺。然而,公元936 年,石敬瑭勾结契丹,举兵反叛,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带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熊熊烈火中,这枚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传国玉玺从此下落不明,成为历史谜团。

七、后世的追觅与遗憾

自后唐传国玉玺失踪后,后世多有传言称玉玺重现。北宋哲宗时期,咸阳人段义声称在修房时挖出传国玉玺,经蔡京等一众官员鉴定,认定为真品。但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被金兵掳走,传国玉玺也被金兵掠至北方,从此失去踪迹。明清时期,也偶有传国玉玺现世的传闻,但都缺乏确凿证据,多被认定为赝品。

纵观历史,在9枚帝王传国玉玺中,清朝的传国玉玺成为目前相对确定留存下来的一枚。清朝拥有二十五方玉玺,“大清受命之宝”等玉玺,承载着清王朝的统治权威。不过清朝玉玺与秦汉时期的传国玉玺并非同一枚,它见证的是清朝的统治岁月。而其余8枚玉玺,在战火纷飞、朝代更迭中失传,它们的遗失不仅是文物的损失,更是承载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断裂,为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与遐想。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