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导致其海上补给线近乎瘫痪,因此日军急于在大陆上打开交通线。日本军方于是制订了“一号作战”计划,试图打通平汉线南段和粤汉线,以实现其与南方地区的铁路联络。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导致其海上补给线近乎瘫痪,因此日军急于在大陆上打开交通线。日本军方于是制订了“一号作战”计划,试图打通平汉线南段和粤汉线,以实现其与南方地区的铁路联络。
于是,规模浩大的豫湘桂战役就拉开了帷幕。整个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打通平汉线南段,战场在河南,也就是豫中会战;第二阶段为湖南、广西的作战,即长衡会战与桂柳会战。
整个豫湘桂战役,国军损失惨重,但其中的衡阳保卫战却可圈可点,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衡阳保卫战发生在长沙失陷之后,当时守备衡阳的,只有国军第10军的1.5万人。而日军出动的,却是他们最精锐的第11军5个师团,人数在十万左右。
此战中,方先觉指挥第10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以寡敌众守城47天,最后敌我伤亡比例为3:1。此战沉重打击了日军,被日军称为“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
此战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史迪威因为国军在豫湘桂战役中的糟糕表现猛批蒋介石,罗斯福甚至起意要将中国军队交给史迪威来指挥。而衡阳保卫战坚持不败,成了蒋介石最后的希望,他在日记中写道:“衡阳保卫已一月有余,此次衡阳之得失,其有关国家之存亡,民族之荣辱至大。”
在惨烈的城郊阵地争夺战中,日军就付出了2万多人的代价,而我方伤亡不到1万。日军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参谋长原田贞三郎(大佐)被打残废,第57旅团长志摩源吉(少将)被打死,日军这才逼近市区。由于日军进展不力,东条英机内阁因此倒台。
8月4日,日军发动第三次总攻,使用飞机和大炮轰炸,并释放毒气。在伤亡惨重,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方先觉向蒋介石发出电报:“我官兵伤亡殆尽,刻再已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国,免尽军人天职,决不负钧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系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最终,方先觉军长及各位师长被俘,并被囚禁于衡阳城外的天主堂。10月,方先觉等人在军统的帮助下逃离,据乔家才记载:当时军统戴笠成功策划了抢救行动,成功将方先觉等人救出。
此后,方先觉在护送下回到重庆,受到了重庆各界人的热烈欢迎,各大报纸亦争先报道方氏脱险经过,随即被任命为36军军中将副总司令,方先觉和其麾下各师长全部获得了蒋介石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
不久后,国民党六大召开,国民党中央委员王昆仑质问方先觉:“第十军方某,在衡阳兵败被俘,只身回渝,招摇过市,据说是负有特殊使命,被敌方有意放回来的,现在道路传言,报章争载,也希望军事当局有个明白回答,以释群疑。”
蒋介石当场痛骂:“你王昆仑是不明真相,还是蓄意攻击?你污蔑我方军长,就是污蔑我们全体抗日将士……”蒋介石发言后,台下一片围攻,要求把王昆仑拉出去枪毙。此事轰动一时,于右任曾作诗:“十年中委无人知,一骂成名天下闻。”
来源:历史详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