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创业,不要追求大办公室,不要雇多余员工,就手机死磕互联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5 18:39 1

摘要:曾几何时,创业意味着一张名片、一间办公室、一支团队。落座的沙发要足够厚重,挂在墙上的画要有“投资人的眼缘”,最好还能在金融城租间玻璃幕墙的角位,让人一眼就觉得你“有模有样”。

曾几何时,创业意味着一张名片、一间办公室、一支团队。落座的沙发要足够厚重,挂在墙上的画要有“投资人的眼缘”,最好还能在金融城租间玻璃幕墙的角位,让人一眼就觉得你“有模有样”。

可如今的现实已经啪啪打脸。

办公室越大,房租越重;员工越多,内耗越强;打卡机滴答一响,老板的心也在滴血。一个刚起步的创业者,哪怕只是想卖点产品、做点内容,也常常被这些“形式感”搞得焦头烂额。

在这个时代,最应该被摒弃的,不是野心,而是伪装。

你要记住:创业不是演戏,不是秀场,也不是摆拍人生。

真正的创业,应该像孤胆英雄,带一把刀走进荒野。不问风水命理,不迷信仪式感,只求目标清晰,路径极简。

2006年,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创业的头三年,最大的办公室是一个五十平米的宿舍。”

他不是没有野心,但他知道:野心应该藏在产品里,而不是窗帘和办公桌的颜色里。

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早已打破了空间的意义。你的客户、用户、供应商,都不在你隔壁那条街,而在屏幕的另一端。

你可能住在十平米的出租屋里,但你用手机发的短视频,可以触达上亿人。你坐在一张老旧的写字台前码字,却能通过公众号、知乎、抖音、B站,建立起属于你自己的品牌。

创业最重要的资源,不是地段,不是装修,不是排场,而是你愿不愿意坐下来,安静地敲一行字,做一个页面,拍一个视频,处理一个订单。

你有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有了这世界上最小却最有力的战场。

很多创业者一开始就想着团队配置:客服、美工、视频剪辑、运营、销售,最好再配个财务和行政。

这些人不是不能有,而是不能急。

你的项目刚起步,你自己都还没有把价值链条跑通,你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核心优势在哪儿,就一股脑招了一群人。结果是什么?大家互相观望,消耗工资,消磨意志。

最初的创业,就是一场人与自己的较量。你要独自撑住前期的阵痛、空转和打磨。

一个人顶一天,就是一天的血亏止住了;一个人拼一年,就是一年沉淀出了门槛。你熬不住的时间,别人也熬不住;你死磕的系统,别人只能花钱买。

不要因为害怕孤独,就用员工填补寂寞;也不要因为幻想扩张,就把责任推给别人。

你要的是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制造问题的人。

等你把一个流程、一个产品、一个打法打透了,再去招人。那时候他们不是来“试错”的,是来帮你放大的。

有人说,现在做什么都卷:短视频卷、直播带货卷、写公众号卷,AI赛道卷到天上去了。看似到处是机会,其实处处是人踩人、资源倾斜、马太效应。

这话不假。但你得反着想。

真正卷出结果的人,都是在一个细分领域死磕到底的人。

你看到李子柒风光的时候,她已经在镜头后拍了上万条素材;你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爆红的时候,它已经在冷清中运营了两年;你看到罗翔讲法爆火,是他十年如一日地读判例、写讲稿。

他们不是被流量选中的幸运儿,而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打磨出了“不可替代性”的人。

你也是如此。

你可能只是写一门课程,做一个工具,做一个小程序,甚至只是做一款“30岁以上女性用的收纳产品”。但只要你盯紧它,深入它,不断优化它,你终将找到自己的那一片“数字田地”。

互联网不是高楼,是地基。它不会奖励浮躁的人,只会成全坚持的人。

真正的创业是琐碎的,是繁重的,是“昨天拍片今天剪辑,半夜发货凌晨对账”的连轴转。

你要做自己的老板,但你也要当自己的员工。

很多人把创业当作自由的代名词,其实创业真正的自由,是来自自律之后的结果自由。

你不需要每天打卡,但你必须每天起床;你没有KPI约束,但你必须设下每周的目标;你可以睡懒觉,但你得知道你错过的那个黄金流量时间段,是几十个用户的流失。

自由不是放弃责任,而是把责任扛起来。

当你用手机一行行写文案,用电脑一点点剪片,用时间换结果,用认知换效率,你才会明白:

创业不需要“高级感”,只需要“执行力”。

从财务模型来看,一个小而稳、毛利高、成本低的项目,远比一个看似高大上、实则烧钱亏损的“平台型梦想”更靠谱。

你一个人月赚两万,不需要合伙、不需要股东、不需要对赌,这是生意;你三十个人月亏三十万,却还在“融资找BP”,那是泡沫。

不要让“创业情怀”害了你,把一件可盈利的事做成一场不可收拾的赔本买卖。

低成本运营,不是小气,而是效率。

精简流程,不是简陋,而是精练。

专注当下,不是短视,而是活下来才有未来。

你今天能靠一部手机搞定销售、运营、交付、客户维护,就是你最大的竞争壁垒。等你做好了,自然有人投资、有人加入、有人接盘。

但前提是:你不能死在办公室的玻璃门后,不能败在“想雇一个人来干活”的冲动里。

这世界从来不缺梦想,缺的是执行;不缺风口,缺的是耐力;不缺资金,缺的是一个能在凌晨三点还在研究用户反馈的灵魂。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场排场的表演,而是一次回归本真的旅途。

回归你对世界的理解,回归你对产品的打磨,回归你对自己的认知。

你不需要豪华办公室,不需要员工围绕,不需要年会请明星。

你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一颗沉得下来的心。

然后你蹲下去,咬紧牙,死磕互联网三年。

你会看到:当别人还在比谁的办公楼更大时,你已经悄悄拥有了整个市场的一角。

而那时你终于明白:

来源:狼窝一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