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生于1988年的溆浦人张维,非科班出身,学历也不高,南下打过工,最后返乡创业,成了颇有成绩的作词人。他近年创作的歌曲频频亮相央视甚至央视春晚,譬如岳云鹏演唱的《最亲的人》,云飞作曲并演唱的《阿尔山的恋人》以及荣获第七届CCTV新春原创音乐会金奖的《山水江南》
那天,有人在群里传来一首MV,我随手点开,发现是张维作词、王佳瑜作曲的新歌《穿越大半个怀化找寻你》,女歌手叫刘奕希。
出生于1988年的溆浦人张维,非科班出身,学历也不高,南下打过工,最后返乡创业,成了颇有成绩的作词人。他近年创作的歌曲频频亮相央视甚至央视春晚,譬如岳云鹏演唱的《最亲的人》,云飞作曲并演唱的《阿尔山的恋人》以及荣获第七届CCTV新春原创音乐会金奖的《山水江南》等。
我自幼喜欢声乐,但对这类地域特色的歌曲,平时听得敷衍,不过,刘奕希清澈的歌声刚从画面里跃出,我就被吸引了。
“那天你戴着最爱的斗笠/在溆水杨柳边淋着伤心雨。”MV里,熟悉的怀化山水、风土人情、白衣少女的侧脸,与少女的浅唱相衬相映。
少女是站在哪条河边吟唱,沅水,溆水抑或㵲水?怀化的每条河流都那般逶迤,就循着歌词,把它当成溆水吧!具象的溆水,是溆浦人的母亲河,是2300多年前屈原涉过的江;而斗笠,让我想起中方的斗笠,那是指尖上的非遗。
奕希用空灵的歌声带我们在怀化山水间徜徉,既“翻越云海之中的万佛山”,又“在夜郎谷不舍离去”,空间上的高低呼应,无不暗示寻找过程的艰辛与执着,也寓示着人间的爱情或亲情皆需翻山越岭方能抵达。云海中的通道万佛山、㵲水河畔的芷江寒月、神秘的新晃夜郎谷,在歌中巧妙地跳跃与衔接。或许,都是他和她走过的地方,如今剩一人“穿越大半个怀化”找寻,明知道“你”不在,“这一生啊写满的都是你”。
副歌起,刚唱完“穿越大半个怀化找寻你”,她又淡淡地唱出“黔城的朋友又把你提起/说在辰州的街头他曾遇见你”。
黔阳古城,是我带外地文友无数次打过卡的千年古镇;而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的辰州,治所便是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的沅陵。
刘奕希的歌声,清澈饱满得像沅水,像溆水,像㵲水,当得知她今年才15岁,刚上高一,我几乎不敢相信——河边的侧脸看不出她的年纪,古城里的背影看不出她的年纪,唯有MV快结束时她转身露出的温润如玉的少女面容,才稍许暴露了她的年龄。
曲作者王佳瑜,是刚到而立之年的辽宁男生,80后与90后配合默契、词曲交融,但选择一个10后来演绎,确实算一场冒险。
奕希不负众望,将这首歌的情感拿捏得恰到好处。她的声线中保留着未经历世事的纯粹,格外真诚。
恰恰是这种年龄与作品内容之间的落差,加之南北音乐人间的情感交融,具象描绘的地理空间与抽象情感之间的激烈碰撞,让这首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它由此不再只是一首情歌,更成了一首关于青春、记忆与地域的抒情诗。
少年的奕希,用稚嫩却饱满的歌声,展开了一幅福地怀化的山水长卷,将张维用“画笔”用心泼墨的情感隐喻,完美地诠释了出来。歌词巧妙地构建了一张怀化地域特色的情感地图:从中方到溆浦,从通道到芷江到新晃、从黔城到沅陵……确确实实穿越了大半个怀化。个人情感与地域空间的巧妙融合,使“怀化”不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让这首歌,从一众地域歌曲里脱颖而出,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传唱度。即便从未到过怀化的人,也能通过歌里的地名,揣想怀化的模样。
许多人终其一生在寻找诗和远方,大概真得到了中年甚至老年,才能明白,年轻时眼里的“灯下黑”,或者正是异乡人的诗与远方;而我们毕生找寻的“你”,也一直藏在故乡的山水里。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