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偷抱侍女被算“生天子”!郭贵妃回宫后结局有多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5 10:33 1

摘要:唐宪宗李纯,作为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在其还是广陵王之时,便迎娶了郭氏为妻。郭氏的出身堪称显赫非凡,她乃是曾再造大唐山河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亦是 “醉打金枝” 故事男女主 —— 唐代宗长女升平公主与郭暧的女儿。

唐宪宗李纯,作为唐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在其还是广陵王之时,便迎娶了郭氏为妻。郭氏的出身堪称显赫非凡,她乃是曾再造大唐山河的汾阳王郭子仪的孙女,亦是 “醉打金枝” 故事男女主 —— 唐代宗长女升平公主与郭暧的女儿。

论起辈分,郭氏算是李纯的表姑。然而,李纯登基之后,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诟病之事 —— 仅仅将自己的嫡妻郭氏封为贵妃,任凭大臣们如何苦苦劝谏,他坚决不肯立郭氏为皇后。

究其原因,一方面李纯内心深处忌惮郭家势力进一步膨胀,唯恐出现外戚专权的局面,从而危及自身统治;

另一方面,李纯生性好色,他觉得家世如此显赫且辈分颇高的 “表姑” 郭氏,若登上皇后之位,必定会对自己宠爱其他美人有所妨碍。而若只是贵妃,便没太多权力对他的风流韵事多嘴多舌。

话说有一次郭贵妃外出,时年三十出头的唐宪宗李纯信步踏入贵妃寝殿,目光瞬间被一名小宫女牢牢吸引。

他屏退左右侍从,而后突然将宫女郑氏拥入怀中,声音低沉地说道:“朕听闻曾经有相士为你看过相,称你日后会诞下天子,今日特来一探究竟!” 郑氏听闻,浑身不由自主地一颤,她深知,那个流传已久的预言,即将再次改写她的命运轨迹。

郑氏,最初是以叛臣眷属的身份被没入宫廷的。原来,曾有一位云游四方的相士见到郑氏,惊为天人,随即对镇海节度使李锜说道:“此女骨相贵不可言,将来必定会诞下天子。”

彼时藩镇割据,李锜早已有了不臣之心,听闻此言,当下便将郑氏收为侍妾。自认为有了 “天子之母” 在身边,李锜愈发自信骄横,坚信自己称帝之事十拿九稳。

岂料李锜刚起兵一个月,便被朝廷迅速收拾。李锜被押解至长安处死,而作为家眷的郑氏,也依照律法被没入掖庭,成为了郭贵妃的侍女。

此时李纯已然贵为皇帝,对于所谓 “天子之母” 的说法,他倒并非特别稀罕,只是听闻这个预言后,对郑氏产生了几分好奇与兴趣。

于是,抱着 “求证” 的心态,唐宪宗宠幸了郑氏。这一宠幸,郑氏竟真的怀上了身孕,后来诞下一子,取名李忱(chén)。侍女上位,郭贵妃心中自然极为不满,对郑氏自然没什么好脸色。

然而,一番 “实验” 过后,宪宗很快便对郑氏以及她所生的这个儿子失去了兴致,甚少召见他们。郑氏产后也被迁至偏僻冷清的宫苑,母子二人仿佛被遗忘在宫廷的角落,过着近乎无人问津的生活。

在当时的宫廷局势下,众人都觉得当皇帝这事,怎么也轮不到郑氏所生的这个孩子。李忱乃是唐宪宗第十三子,前面有众多兄长不说,其母亲还是出身卑微的侍女。

更为糟糕的是,他自幼沉默寡言,举止显得木讷,一整天都说不出几句话,宫里众人都以为他脑子不灵光,是个 “傻子”。如此一来,当年相士的预言,很快便被众人当作无稽之谈,渐渐抛诸脑后。

唐宪宗从来就没将李忱视为储君的备选对象,这倒也在情理之中。可令人意外的是,他连郭贵妃所生的儿子也看不上眼,执意要立并非郭氏所生的庶长子、邓王李宁为皇太子。

此时,当初不给予郭氏正室名分的 “好处” 便显现出来了。郭氏所生之子不算嫡子,自然也就没有优先继承权,如此一来,所有儿子在名分上皆为庶子,大臣们想要凭借礼法给唐宪宗施压,根本没有机会。

可惜的是,李宁在被立为太子 2 年后便去世了。在各方压力之下,唐宪宗只好立郭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李恒为皇太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更改皇储的想法。

郭贵妃对这个薄情寡义的丈夫也是失望透顶,自己从正妻被贬为妾也就罢了,连自己生的儿子也如此不招他待见。

趁着唐宪宗因服用丹药导致身体日益恶化的时机,郭贵妃联合宦官们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送丈夫早早归西。唐宪宗死后,李恒被拥立登基,即唐穆宗,郭贵妃也随之升级为皇太后。

唐穆宗对弟弟李忱倒还不错,将他封为 “光王”,郑氏也成为了光王太妃。然而,唐穆宗仅仅在位 4 年便去世了,皇位的更迭似乎始终与李忱毫无关联。

唐穆宗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相继继位。按理说,李忱作为他们的皇叔,理应受到尊敬。但由于他们与李忱年龄相仿,竟都以在宴会上捉弄 “傻王叔” 李忱为乐事。

李忱本就不爱说话,他们却故意逼着他开口。前两位皇帝只是小打小闹地捉弄一番,而唐武宗李炎的戏弄则变本加厉,甚至命人将李忱扔进宫厕,企图将他溺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宦官仇公武偷偷将李忱救出,并秘密送至宫外藏匿起来。终于,唐武宗也到了病危之际。按常理,皇位依旧与李忱无缘,毕竟前面几位皇帝还有不少儿子。

但当时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集团掌控着朝政大权,他们急需寻找一个便于掌控的傀儡皇帝。唐武宗的儿子们虽然年幼,但其背后有家族势力支持,而李忱则是孤家寡人一个,且看上去傻里傻气,似乎更好控制。

就这样,当初的预言竟然真的成真了。三十七岁的李忱登基称帝,是为唐宣宗。

然而,宦官们的如意算盘彻底打错了。登上帝位的李忱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他目光如炬,处理政务条理清晰、井井有条,言辞犀利且准确无误,满朝文武见状,无不惊得目瞪口呆。

李忱在位期间,国家相对安定繁荣,史家将这一时期誉为 “大中之治”。直至唐朝灭亡,百姓们依旧对他的功绩思咏不已,称他为 “小太宗”。当然,随着李忱登基,他的母亲郑氏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皇太后。

李忱母子终于苦尽甘来,可有人却为此不高兴了。这么多年来,郭太后的儿子、孙子轮流当皇帝,她一直地位尊崇,备受尊敬与孝养。

如今却要与当年伺候自己的侍女郑氏平起平坐,虽说在宗法上她地位更高,但郑氏毕竟有亲儿子撑腰。

郭太后越想越觉得委屈,终于有一天,气得她竟要去跳楼,虽说被侍从及时拉了回来,但唐宣宗得知后也十分恼怒。就在当晚,郭太后便突然暴毙而亡。

十三年后,唐宣宗也因服用长生药中毒去世,享年 50 岁。当年那个预言郑氏 “能生天子” 的相士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这个预言会以如此曲折离奇的方式得以实现。而李忱用三十七年的隐忍,最终换来十三年的盛世,成就了晚唐时期最后一抹耀眼的辉煌。

来源:纯真的刺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