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浪潮里,不少高校另辟蹊径,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巧妙融入体育课,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按下加速键。这种别具一格的融合成效如何?一起来看!
龙舟进高校
解锁民族传统体育的
育人密码
在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浪潮里,不少高校另辟蹊径,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巧妙融入体育课,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按下加速键。这种别具一格的融合成效如何?一起来看!
深入推进体教融合
龙舟纳入体育课教学体系
周一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水上运动基地热闹非凡,一堂独具特色的龙舟课正在进行。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展开深度研究,将龙舟纳入体育课教学体系。没想到,这门课程一经推出,就收获了同学们的热烈追捧。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2024 级硕士研究生冯桂庆回忆起课堂经历,难掩兴奋:“一开始,十个人十条桨,船根本前进不了。但后来大家整齐喊着‘一二、一二’的号子,慢慢就能齐心协力往前划了,这种感觉太有趣了。” 中国科学院大学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4 级硕士研究生宋嘉乐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龙舟是团队运动,要是大家心不齐,桨划不到一块儿,船就没法平稳快速前进。在教练指导下,队员间的默契度大幅提升,姿势也更规范了。”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体育部副部长朱天宇介绍,自去年六月开设龙舟课以来,选课人数从最初的一百多人激增近三倍。学校还采用以赛促学的方式,让中华文化借助体育竞技,在青年学子中代代相传。朱天宇表示:“龙舟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龙舟运动技能,还能让他们肩负起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任。同学们能通过龙舟课,亲身感受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领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进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领悟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事实上,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全国各高校纷纷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开设舞龙、射艺、太极等民族传统体育课,其中,太极教学团队创编的太极扇课,贴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健身需求,成为全校热门课程。四川大学开设投壶、蹴鞠、滚铁环、踢毽子、木射等体育课,让学生在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领悟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茹秀英指出,这些别出心裁的体育课,成功 “链接” 体育文化与当代青年,让传统运动重焕生机。茹秀英强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着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将这些独特文化融入课堂,能让学生在身体、认知、情绪等多方面获得全面体验,实现全育人价值。除了龙舟,蹴鞠、马球等传统运动项目也值得深入挖掘,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
将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有机融合即‘脑认’
展望未来,高校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传统体育文化?专家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应从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入手,以强化学生文化意识和健康意识为目标,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茹秀英对此提出了具体建议:“要将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有机融合。认知教育可在课堂上完成,通过跨学科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所传达的思想、器材和规则,即‘脑认’。当学生参与实践时,便能将认知与实践有机结合。如此一来,借助中华传统体育树立中国青年文化自信,就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
当高校体育课邂逅民族传统体育,碰撞出的不仅是运动的火花,更是文化传承的新希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定能在高校这片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来源:CETV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