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是清明节,海口迎来市民群众祭扫高峰。据市民政局统计,当天全市各主要祭扫场所接待祭扫群众7万余人,现场祭扫活动井然有序,绿色祭扫蔚然成风。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4日是清明节,海口迎来市民群众祭扫高峰。据市民政局统计,当天全市各主要祭扫场所接待祭扫群众7万余人,现场祭扫活动井然有序,绿色祭扫蔚然成风。
记者走访了解到,当天,全市各祭扫场所通过播放广播、张贴海报、发放鲜花等举措大力倡导文明祭扫,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成为主流,文明祭扫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4月4日,在位于金牛岭公园的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内,部队官兵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致敬缅怀。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鲜花祭故人 绿色又低碳
4月4日清晨,海口市颜春岭安乐园内,前来祭扫的人络绎不绝。市民政局在现场举办了2025年文明祭扫公益活动,志愿者主动为祭扫群众免费发放鲜花,园内“倡导文明祭祀”“扬起文明祭扫风帆”等宣传标语十分醒目。
上午9时许,市民林芊芊和家人手持鲜花,带着一封手写信来到祖父的墓前。“这些年我们一直用鲜花祭扫,还会写一封信‘寄’给爷爷。”林芊芊说,信中写满了对亲人的思念,这种祭祀方式既环保又庄重。
为倡导绿色低碳祭扫,营造文明祭扫氛围,3月29日至4月5日,市民政局在各公墓计划免费发放10万束鲜花,引导祭扫群众“鲜花代纸箔”。同时,颜春岭安乐园等公墓设置了公交摆渡车和便民摆渡车,为祭扫群众提供接驳服务。
市殡仪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期间,颜春岭安乐园等公墓还将持续开展绿色殡葬理念及政策宣传,鼓励群众采用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理念,助力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云端”寄思念 “代祭”怀故人
当天上午,海口吉荫贤陵园内,工作人员为一位逝者家属完成“代客祭扫”服务后,将记录祭扫过程的照片发给了逝者家属张先生。
“我在外地工作,无法回海口祭扫,代祭服务了了我的牵挂。”张先生说,看到亲人的墓碑被擦拭干净、墓前摆上鲜花,内心备感安慰,“这种服务既保留了传统祭扫的仪式感,又体现了人文关怀。”
据了解,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祭扫需求,海口各公墓均推出了墓碑描红、敬献鲜花、清洁墓位等“代客祭扫”服务。此外,市民政局及全市各公墓还开通了“云祭祀”网络祭祀平台,祭扫群众可为先人创建网上纪念馆,通过“云祭扫”的方式传递哀思。
“网络祭祀平台的功能很人性化,也很方便。祭扫最重要的是心意,通过网络祭祀一样能寄托思念。”市民向欣在海口市网上祭祀平台为已故的祖父母创建了逝者网上纪念馆。“今年清明无法回乡祭扫,能通过网络祭祀亲人,感觉心里有了一份慰藉。”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