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融合”让思政教育扎根青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5 14:20 1

摘要:如何让思政教育从“云端”落到“心间”?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委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扣青年需求、深挖区域资源,创新推出“新青年·新思‘享’”思政品牌,通过“青年宣讲浸润行动”“研学路线赋能行动”“思政活动聚力行动”三大工程,构建“学思践悟”

思政教育没有下课铃,只有进行曲。

文/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委

如何让思政教育从“云端”落到“心间”?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委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扣青年需求、深挖区域资源,创新推出“新青年·新思‘享’”思政品牌,通过“青年宣讲浸润行动”“研学路线赋能行动”“思政活动聚力行动”三大工程,构建“学思践悟”一体化育人体系,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

青年宣讲传递时代强音

以“青年讲给青年听”为核心理念,吸纳高校学生、道德模范、行业先锋等多元力量组建青年讲师团队,通过“理论下沉、形式破圈、情感共鸣”三大策略,让青春之声成为时代最强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追忆中国红志愿宣讲团进社区开展“传承沂蒙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宣讲活动

高校青年“破圈”讲。组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追忆中国红”宣讲团、青岛理工大学红色精神宣讲团等66支高校青年宣讲团队走进社区,通过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形式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隧道,在身临其境的红色之旅中深刻体悟革命精神。

“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交司机于义睦走进中小学,讲述“十米车厢”里的温情故事

道德模范“现身”讲。组织以“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公交司机于义睦为代表的青年榜样人物走进新区中小学,讲述“十米车厢”里的温情故事,让抽象的思政教育变得鲜活而具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

乡村青年“地头”讲。组织乡村好青年、新农人在田间开设“乡村振兴讲堂”,与村民们共享优质的供应链、政策信息、行业数据等资源要素,共同深耕农村直播电商这片沃土,营造多方共赢的生动局面。

目前,青年讲师团已开展宣讲800余场,覆盖青年10余万人次,成为基层理论传播的“青春样板”。

行走课堂厚植家国情怀

聚焦“沉浸式教育”理念,整合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四条“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学习路线,让思政教育“可触摸、可感知、可参与”。

青岛国际啤酒节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为游客答疑解惑

“四张名片”探索计划(城市IP探访路线):走进青岛电影博物馆、啤酒文化博物馆、青岛凤凰之声大剧院、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深入了解影视、啤酒、音乐和会展四大城市IP名片,感受新区的创新精神与时代活力。

“深蓝觉醒”未来之路(海洋科普路线):充分利用西海岸新区海洋资源禀赋,深入海藻科技馆、海洋科教创新区等,探索海洋科学的奥秘,认识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

“信仰之光”红色传承(红色教育路线):走进中共青岛工委旧址、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等地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学习党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目前,已有近万名青少年走进青年学习路线,在交流中拓宽视野,在行走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感悟责任与担当。

思政活动激扬青春力量

以赛事激荡思想、文化浸润人心、实践锤炼担当为主线,打造“赛事引领+文化涵养+实践育人”三位一体思政教育体系,让思政教育“活起来”“潮起来”。

梦“响”西海岸”高校大学生歌手大赛

以赛促学激发青春活力。举办青少年优秀思政作品征集大赛、“爱上新区的100个理由”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主题短视频大赛、“梦‘响’西海岸”高校大学生歌手大赛等系列赛事20余场,吸引2万余名青少年参与,近50万网友在线观看,实现“青年创造—青年传播—青年受益”的良性循环。

党团队一体化育人主题活动演出现场

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举办“共绘新时代,诗歌颂中华”新区青少年诗歌会、“花漾之约,奏响未来”新区青少年新年音乐会、“奏响人生三部曲”党团队一体化育人主题活动等大型活动,凝聚青少年齐聚一堂,用诗歌、音乐、情景剧、歌舞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党和祖国、对家乡的深深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少先队员、团员青年的激情活力与责任担当。

在植树节来临之际,组织青少年开展植树活动

实践育人锤炼责任担当。深入实施“青鸟计划”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大学生社区实践“百千万工程”等,引导青年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中锤炼思想、体悟成长。积极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广泛招募青年志愿者,开展“公益大集进社区”“公益服务进乡村”等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惠及群众达30余万人次,引领青年在志愿服务中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思政教育没有下课铃,只有进行曲。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委将持续深化“新青年·新思‘享’”思政品牌,创新数字赋能,强化阵地联动,丰富育人成果,不仅要让思政教育可触可感,更要让青年从“受众”变“主角”,引领更多青年把个人成长坐标嵌入新区发展经纬,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

监制:陈章乐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申西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