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女人一生中最难相处的关系,是婆媳,是夫妻。可年纪越大你会越明白,真正让一个女人反复纠缠、不断内耗、始终挣不脱的关系,其实不是别人,而是——她的母亲。
很多人以为,女人一生中最难相处的关系,是婆媳,是夫妻。可年纪越大你会越明白,真正让一个女人反复纠缠、不断内耗、始终挣不脱的关系,其实不是别人,而是——她的母亲。
女人这辈子,最深的羁绊,也往往是最沉重的羁绊,来自原生家庭。
林舟35岁,婚姻还算平稳,工作体面,孩子也健康。
可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陷入莫名的情绪崩溃,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焦虑、烦躁、怀疑自己。
她以为是工作压力,也以为是丈夫不够理解,直到她走进心理咨询室,才第一次正视那个她一直绕着走的“问题源头”——她和母亲的关系。
第一层纠缠:控制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也难独立
林舟的妈妈是那种“凡事都要插手”的女人。
小时候的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报什么兴趣班、考哪所学校,全是妈妈说了算。
长大后,妈妈依旧用“我是为你好”来延续掌控: “你老公那边家里怎么样,你真了解吗?” “孩子你这样带不对,会出问题。” “工作太累了就别干了,回家我帮你带孩子。”
林舟以为她自己很独立,直到她发现:
自己做任何决定前,脑子里第一个想的不是“我想怎样”,而是“我妈会不会不高兴”。
妈妈的声音不在身边,却在心里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高墙。
第二层纠缠:被评判惯了的孩子,成年后很难接纳自己
林舟妈妈对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怎么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考98分,妈妈问的是那两分去哪儿了;穿搭不合她意,她说“这样像什么样子”;恋爱了,说“人家真能对你好?”结婚后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能把一个家过好吗?”
林舟从小活在高压审视下,她努力、压抑、迎合,习惯了用成绩、表现、顺从来换取一点点肯定。
长大后,她开始对所有“做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她不敢松懈、不敢出错、不敢太高调。
妈妈批评你三十年,哪怕她不在了,你也会学着批评自己。
第三层纠缠:关系里没有边界感,情绪就永远被牵着走
林舟有次拒绝了妈妈的探访,对方马上冷战:“你是不是觉得我多余了?”
有一次她对妈妈说自己最近很累,妈妈回:“我那个年代更苦,我什么时候抱怨过?”
每一次对话,都像在走钢丝。她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却又怕让妈妈伤心;她想保持距离,又总有愧疚感缠绕。
这段关系不是亲密,而是“拉扯”。
最怕的不是你妈控制你,而是你心甘情愿地,被困其中。
第四层解脱:真正的成长,是敢于松手这份“孝顺焦虑”
林舟用了三十多年,才开始学会把自己和母亲区分开。
她不再每次都立刻回电话,而是分场合回应;她开始为孩子立规则,不再听妈妈那一套“老经验”;她去上了心理课,第一次在日记里写下:“我不是一个坏女儿,我只是想活得像我自己。”
她说:“我依然爱我妈,但我不再委屈我自己。”
这,才是一个女人最深的觉醒。
女人这辈子纠缠最深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她最不敢指责、最难切割、也最深深爱着的母亲。
你可以和丈夫分开,可以和婆婆保持距离,但你和母亲的关系,一旦没有界限,就会影响你的一生。
真正成熟的女人,不是完美的女儿,而是有能力爱母亲,也能保护自己的女人。
别再问你为什么这么累、这么敏感、这么容易自责。
也许你一生中最难放下的,不是感情,不是婚姻,而是一个“想让妈妈满意的自己”。
来源:情感倾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