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这周,房地产行业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季度楼市数据出炉
百强销售额仍下降
1-3月房地产销售数据出来了,可以说喜忧参半。
克而瑞的监测数据显示,百强房企第一季度共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333亿元,同比下降5.9%。
3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3175.7亿元,环比增长68.8%,同比降低11.4%。
可以看出,市场仍延续去年底以来的回稳态势,降幅较前两年有所收窄,但销售规模整体仍处于历史低位。
分城市来看,克而瑞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3月成交规模为12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9%,同比上升4%;一季度30城累计成交281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7%。
其中,一线城市表现最为积极。一线城市3月份单月环比翻番,同比增长14%,一季度累计同比增长25%。
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的表现要逊色很多,成交量与去年持平,只有少部分城市同、环比呈正增长,如南京、郑州、昆明、合肥、成都、青岛等。
点评: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没有普涨行情,只有结构性机会。市场分化加剧,一线城市“小阳春”已毫无疑问,二三线城市冷热不均,而更多的低能级城市仍在低谷徘徊。
开年以来,已有多个城市放出稳楼市政策,相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利好在路上。楼市“止跌回稳”,仍需努力。
万科交出首份亏损财报
刘肖辞任执行副总裁职务
3月31日晚间,万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2024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3431.76亿元,同比下降26.3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94.78亿元。这是万科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万科在财报中表示,业绩亏损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当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未能及时摆脱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扩张惯性,出现了投资冒进、多赛道布局步子过大、融资模式未能及时转型等问题,管理和风控机制也未能跟上业务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导致经营陷入被动。
当日晚间,万科发布另一则公告称,因工作调整原因,刘肖申请辞去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等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刘肖仍在万科工作,联系战略投资业务。
点评:
地产断崖式下行,就连行业“优等生”也扛不住了。但万科到底是万科,背靠深圳地铁这棵大树,万科的处境比许多同行还是要好许多。今年1月份,深圳地铁管理层已入主万科,并制定 “一揽子”方案,帮助万科化解债务风险,优化业务结构。
刘肖此前分管战略投资、资产盘活及大宗交易,此次职务调整与万科“非主业退出、资产盘活”战略方向一致。万科正通过管理层重组推动战略重心转向轻资产运营与资源整合的方向转变。头部国企在用的云资管平台,点击了解
绿城张亚东辞任董事会主席
中交系高管接任
绿城中国3月27日发布公告,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于前六天提交辞呈。
新的董事会主席人选,是来自中交集团的刘成云。同时,刘成云还被委任为绿城中国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
张亚东是2018年由中交集团派到绿城的代表。在任7年时间,张亚东带着绿城从销售额从千亿阵营跑步进入到三千亿,行业排名也冲到了第三。
点评:
中交集团是绿城第一大股东,此次换帅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国资对地产业务深化管控的表现。另外,刘成云是“中交系”的老将,而中交集团旗下另一地产平台中交地产已宣布退出房地产业务,有观点认为,刘成云空降绿城,可能也是为绿城整合中交地产资源做准备。
《住宅项目规范》发布
5月1日起实施
3月31日,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该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新规涉及到多项重大变化。其中包括:
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新规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现行的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同时废止。
点评:
住宅规范的更新,是住建部全面推动好房子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新规涉及的多项变化,都指向住宅品质提升,以及居住体验改善,从官方的层面定义“好房子”的底线标准,促使房企从“规模导向”转向“品质导向”,推动房地产行业向“高品质”转型。
南京发布“房七条”
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
2025 年 3 月 31 日,南京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当日起取消全市范围内的商品住房限售政策,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满足居民各类住房置换需求。同时,引导商业银行针对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的特色化金融产品,有效降低45岁以下青年人的购房门槛。
点评:
取消限售目的是解除交易限制,重构市场流动性,使 “卖旧买新” 的置换链条更顺畅。限购全面取消,标志着南京房地产调控进入新阶段。
首批AI员工已到岗!
AI真的来抢地产人饭碗了
当很多人还在讨论,“AI究竟能做什么?”的时候,一些房企的AI员工已经开始上岗干活了。
比如武汉联投置业,最近首批直播AI员工U-bro就正式上线了。和真人直播不同的是,AI员工可以天天007,而且不知疲倦不会摸鱼,状态分分钟在线。也能边走边播,指哪打哪。
业绩更是不逊色于普通销售员。某项目案场引入明源云客「AI走播」,打造了全天无休的“日不落”直播间。数据显示,仅两个星期就获取了48组留资,8组到访,以及1组成交。
客户半夜刷直播咨询项目,AI员工可以24小时在线,一秒回复加主动私信发资料,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精准的推荐房源。AI员工呢,不仅会等客,更会主动撩客,首付多少?有现房吗?AI会瞬间识别到这是一位潜在金主,自动发送私信,推送专属的优惠房源,引导客户的留资。某项目实测呢,上线AI销售之后,潜客的挖掘增量提升了20倍。 线上获客不停歇,点击了解
点评:
AI的应用空间远超我们的想象。房企的应用结果表明,AI不仅能作为辅助工作使用,还能成为优秀员工,帮助房企实现降本增效。对地产人来说,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创 "公益抽户" 模式
上海城市更新有了新思路
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新模式。
由浦东新区崂山六村发布的《不成套职工住宅更新改造项目意愿征询公告》显示,拟采用公益性抽户方式开展更新改造工作。和以往旧改不同的是,这一模式明确“三不原则”,即非征收、非解困,不适用房屋征收补偿政策。
这一模式主要针对厨卫不成套、小梁薄板的使用权房,通过少量的 “拆、改” 来提升小区配套能级。改造资金由财政专项与国企联合保障,业主无需承担经济压力 。在改造完成后,部分房屋可能由街道统一规划管理,用于建设老年人活动室、社区学校、养老便利店等,完善社区 “15 分钟服务圈” 功能配套。
点评:
这种模式的特别之处在于,仅需部分居民搬离原址,释放出一定的空间,用于改善留下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如增加独立的厨卫设施等,在改善民生及保留历史建筑风貌之间寻得了平衡,不失为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思路。
全国首单“商改保”REITs上市
房企资产盘活又多一条路径
2025年3月31日,全国首单“商改保”公募REITs——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首日以30%涨停开盘,收盘价达3.541元/份。
该项目的原始权益人和运营管理服务机构,都是上海地产集团子公司,底层资产是虹桥璟智与江月路两个租赁住房项目。
所谓“商改保”,就是从商办项目调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该项目是上海保租房主力军发布的首单租赁住房REIT,也是全国首个获批的“商改保”REITs。
点评:
“商改保”REIT为低效商办资产盘活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通过“改造+金融化退出”的模式,可以帮房企盘活存量资产,缓解资金压力。这一金融工具的推出,标志着存量商业地产“商改保”模式进入新阶段。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