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茶商说:茶叶已经有客户定了,先把茶叶发给我,收到款再给你。
山头茶,原料价格昂贵。
混山头的茶商,一旦陷入帮客户垫资的三角债,很容易拖垮现金流。
-01-
垫资,利润不敌成本
老杨跟合作商,每年都做冰岛坝歪。
从茶农手里收鲜叶,做出来,批发给同行茶商,卖给茶友。
先发茶,卖了再给钱?
今年春茶时,一位昆明的茶商找老杨定了两箱冰岛坝歪单株。
前两天,茶商说:茶叶已经有客户定了,先把茶叶发给我,收到款再给你。
听到这话,简直心累。去年,茶商就拿了一箱冰岛坝歪单株春茶,到现在还没有给钱。
我们这种小企业,如今还坚持做纯料茶,而且,不玩任何套路。
做货真价实的纯料茶的人都知道,利润真的很薄。
利润薄还能活着,是因为坚持做货真价实的冰岛坝歪大古树挑采,有一个好处:
茶客也很珍惜好好做茶的茶老板,每年,茶叶一做出来,老客户就下单,就有现金流支撑企业活下去。
冰岛坝歪这类山头,真正的大古树春茶,卖价4000一公斤,批发给同行,10%的利润。
一箱茶叶4万,利润4000块。也就是说,茶商把茶叶拿走,最后却没付钱,那3万多的成本(大部分给茶农),是要自己扛的。
如今这市场,卖茶叶要挣3万多,起码得卖掉二三十万的茶叶,要卖这么多茶,谈何容易。
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的两箱冰岛坝歪单株,老杨留着自己卖。
-02-
做山头茶,死于三角债
虽然茶客能直接找茶农和原料商买茶。
但是,在直播间卖夏茶秋茶中小树,茶商做古树春茶的当下。
山头茶市场的主要经济链,仍然是:掌握原材料的茶农——原料商——原料商的茶商客户——茶客。
山头茶的生意模式
原料商从茶农手里收鲜叶,做成不同级别的茶,批发给同行茶商,卖给茶客。
当前,山头茶的利益分配是茶农七成,原料商三成。有的原料商愿意薄利多销,甚至主动只赚10%到20%的利润。
这样的分配模式,注定了原料商无法一次性付清收鲜叶的原料款。
都在一个茶区混了很多年,茶农跟原料商有信任,而且,茶农也需要依靠原料商,不然茶农的古树春茶也不好卖。
通常,春茶前,原料商先付30%的原料款。春茶做完,再付30%,剩下40%,每个月给一点。这样,做茶这条路上,大家都有口饭吃。
这是目前山头茶市场的生意模式。
被同行茶商,带进三角债
原料商已无力存茶,如今做山头茶:
每个原料商梭哈自己主营的山头,其它山头做定制生意。
每年春茶,原料商都会根据同行茶商和茶客的需求,决定做多少茶叶。
比如,老杨跟合作商干冰岛坝歪,要参考茶客去年的需求和市场增长速度,
以及同行茶商预定的数量(有的茶商要20公斤,有的茶商要10公斤,有的茶商要5公斤……)。
把茶客和同行茶商的需求汇总,最终决定做多少量。
茶客买茶,都是一边款一边货,只要保证品质,不会出问题。
问题在于同行茶商。同行茶商,抬头不见低头见,基本都是熟人。某个同行茶商要了茶叶,说:这两天资金有点困难,茶叶拿走,钱两个月给你。
做生意,需要周转一下,倒也正常。而且,都在茶圈混,以前也合作过,茶叶可以先给他,万一他客户急着要呢。
可是,茶叶拿走了,最后款没给。
而收鲜叶的原料商,还欠着茶农原料款的。茶农全家,孩子的学费,日常生活,都靠茶叶撑着,欠茶农的原料款,必须按时给。
但是,同行茶商拿走了茶叶,款却没到,原料商就只能自己凑钱给茶农。
最后,同行茶商欠的,原料商收不回来。原料商自己的钱,都垫进去了。
残酷的是:茶叶被同行茶商拿走了,要是优质古树春茶还在,原料商能卖。
茶叶没了,钱也没了。做茶做到这份上,也是心累。
原料商,还会遇到一个陷阱:
春茶前,同行茶商说:某总啊,你在某个茶区混了十几年,跟每个山头的茶农都很熟,地块你也知道哪里的好,我需要某个山头,你帮我做50公斤古树嘛。
原料商一看,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那就帮你做嘛,我自己也能挣点钱。
然后,原料商找到茶农,收鲜叶把茶叶做出来,交货的时候,同行茶商随便找个借口,茶叶不要了。
本来,有信任基础才帮忙做,做出来却不要,又是原料商扛下了所有。
身边做山头茶的原料商,只要垫资,最后都会把现金流耗干,付不起茶农的原料款,成为茶农嘴里的“骗子”。
写在最后:
一切问题,都是茶叶不好卖了。
茶叶好做的时候,大家都有钱赚,同行茶商也不会欠原料商,原料商也不欠茶农,大家称兄道弟。
然而,茶叶不好卖。同行茶商好不容易卖了茶,心想: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先不给原料商了,留着当生活费。
如此一来,原本脆弱的茶圈信任,雪上加霜。
普洱茶不好卖,背后的原因,值得从业者思考。
今年,北方市场,红茶熟茶依然好卖,可普洱茶,不好卖了。
不好卖的原因之一:两极分化+能喝的普洱茶太贵。
终端市场,品质好的茶叶,都印着冰岛,卖价几千上万一饼,茶客根本喝不起。便宜的普洱茶也有,又苦又涩,根本喝不成。
做源头的人都知道,500到1000这个价位,也有品质很不错的古树茶,这类茶叶,茶客消费得起。
可是,为何市场上看不到?有的卖茶的想一口吃饱,但凡品质好一点的,换上名山包装,翻倍卖。
普洱茶,滋味厚重,风味繁复,是茶客喝茶的终点。
然而,做茶,只赚有限的利润,是对茶客最基本的尊重。
好茶翻倍卖的人,早晚淹没在消费降级的市场中。
来源:普洱话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