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内人士推荐:夜市走一走,生活有奔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1 19:32 1

摘要:夜市是城市的另一张脸。它藏着白日里少见的松弛,没有规整的节奏,没有紧绷的姿态,只有灯光暖着烟火,人声裹着笑意,连风都吹着让人慢下来的气息。

夜市是城市的另一张脸。它藏着白日里少见的松弛,没有规整的节奏,没有紧绷的姿态,只有灯光暖着烟火,人声裹着笑意,连风都吹着让人慢下来的气息。

逛夜市,可以逛得随意。但若有“夜”内人士指路,便能直达最地道的老味道、最有看头的小摊头,也更懂“越夜越璀璨”背后的人和事。

(风险提示:本文可能有一定副作用,具体表现为阅后忍不住弹射起步外出逛吃……)

湖州吴兴

振兴夜市

振兴夜市在中国童装之都——织里,周围3000多家童装厂,被当地人称为织里的“夜宵宇宙中心”。童装厂一收工,夜市就热闹起来。想吃口家乡味,衢州烤饼、武汉热干面、东北麻辣烫随手就能买,热乎气从舌尖暖到心里;要是累了想歇脚,文创酒咖里能坐会儿歇口气;觉得闷了,舞台上的演出正好解闷;带娃的也不用愁,儿童游乐区够孩子撒欢玩,自己也能松松劲。

“夜”内人士方顺德(右)在振兴夜市上巡视检查安全用电情况丨沈世昀 摄

“原先这儿是废弃停车场,可冷清了。”织里供电所方顺德是所里的老师傅了,亲身参与了夜市打造,也因为常走访企业,和摊主、吃客都“脸熟”。老方最熟悉的要数在夜市卖卤味的小杨了。小杨是老方同事的侄子,因为各种原因在家待业了好一阵子。后来,老方建议小杨去夜市摆摊。小杨还真是这块料,把卤味摊生意打理地红红火火,走出颓丧,稳稳支撑起新的生活。

废弃停车场可以变成烟火人间,一时的失意也总能于时光流转间寻得转机,正如这夜市的名字——振兴。

杭州拱墅

武林夜市

杭州的夜,不光有西湖的晚风轻拂,更有武林夜市霓虹招牌下的烟火沸腾。这条300米长的街道,从傍晚5点营业到凌晨1点,是市中心最具味觉传奇色彩的深夜食堂。这里有“万物皆可炸,一切皆能烤”的江湖豪气,还有抖音千万播放的“小龙虾汉堡”和争议不断的“折耳根奶茶”,以及李喜欢手工虾滑、椰子下蛋、胖糍打面团等网红小吃,俘获着无数不忍睡去的味蕾。

杭州武林夜市人头攒动丨卢炜南 摄

自2013年武林夜市开市以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拱墅供电分公司员工戴维便一直负责夜市一带的电力运维。“网红美食千千万,但我最爱的还是杭州老底子‘葱包烩’”。葱包烩是杭州的传统名点,其由来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据说,岳飞被奸臣秦桧所害死于风波亭后,百姓们对秦桧恨得咬牙切齿。杭州有位点心师傅,他用面粉搓捏成两个象征秦桧夫妻的面人,把它们扭在一起,丢进油锅中压烤,称为“油炸桧儿”,以解心中之恨。一时间,市民争相购买,这一小吃很快流行开来。为了避免秦桧起疑,人们把木字旁的桧改成火字旁的烩,后来渐渐演变为“葱包烩”。

“现场看葱包烩的压烤过程,很是解压。”戴维说,“特别适合常熬夜的牛马加完班来上一口。”

宁波奉化

冷饮夜市

宁波奉化的夜,绕不开 “冷饮夜市”。暮色漫过锦屏山,街巷一亮灯,一杯杯冰爽的木莲冻、绿豆汤,就把人们一天的疲惫全化了。这“冷”是舌尖甜爽,这“饮” 是生活欢劲,滚烫烟火全酿成了凉甜。

宁波奉化的冷饮夜市现场丨汪晴 摄

国网宁波市奉化区供电公司董清清是土生土长的奉化人,小时候常跟着妈妈去亲戚家的冷饮摊上帮忙。妈妈亲手做木莲冻、煮绿豆汤,放进冰箱冷藏。傍晚时分,大家合力把塑料桌椅、煮好的冷饮用三轮车运到摊位点。那时,木莲冻1元一碗,绿豆汤2元一碗,一天下来营业额常不足百元,但对生活充满盼头。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奉化冷饮火出了圈,“去喝冷饮”升级为一整套“城市夜生活体验”的打包服务。菜单上是冷饮打头,实则酒水、热炒、烧烤、海鲜样样俱全,“去喝冷饮”等于一场正儿八经的夜宵聚会。

“夜”内人士董清清和朋友们在奉化冷饮夜市吃冷饮丨汪晴 摄

“水果杯、炒泡面、椒盐油炸鸦片鱼头、小龙虾……这些必点,不踩雷。”董清清说,“愿每一个来奉化的人,都能喝到杯中的沁甜,日子也能一天比一天甜。”

嘉兴桐乡

“南栅南”夜市

乌镇入夜,青石板路上余热渐渐散去,“南栅南”夜市的热闹才刚刚开始。美术馆展灯映着人文作品,红砖烟囱成复古打卡点;木屋市集飘烤串香,露天剧场歌声伴晚风,老街青瓦在灯影里格外温柔。

“夜”内人士陶益飞(右)在“南栅南”夜市巡视检查安全用电情况丨瞿修旺 摄

“这是今年8月开始开放的夜市,藏着‘旧厂新艺’的巧思。”作为南栅老街电力配套改造工程的参与者,乌镇供电所的陶益飞见证着这里的蝶变。曾经轰鸣的锅炉车间(沈亦昌冶坊旧址)变身为美术馆,斑驳的老澡堂改成了摆着青瓷餐具的料理店,人文气息与市井烟火气缠在一起,成了乌镇人常念叨、游客必打卡的新宠。如今供电所离夜市就一条街,不急着回家的时候,他就爱来这里溜达,去去班味儿。

嘉兴“南栅南”夜市旧址

要说陶益飞最爱去的摊位,还数糖画了。60岁的姜建江是嘉兴市级糖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与这项甜蜜事业结缘已41年。“‘南栅南’试营业第一晚,老姜就来摆摊了。那天我也在,所里好几个人来巡视。”。灯光下,姜建江不紧不慢地舀起一勺金黄的糖稀,在石板上勾勒、停顿,犹如写意书法,短短几十秒一匹奔马就跃然板上。陶益飞就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一会儿。“童年回忆啊,不过小时候看得到,吃不到。”

“姜师傅固定每周一至周五晚上来,周末碰不上的。”陶益飞说,“周末碰上我的可能性大。要是有重要活动,基本上就在现场保电。”

金秋风正好,来 “南栅南” ,来一场美的邂逅。

湖州南浔

丁家桥夜市

校园旁的夜市最懂青春味。丁家桥夜市距离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南浔校区)仅900米,给了离家学子温暖抚“胃”,是大学城旁的活力发电站。

小龙虾的鲜辣、双交面的油香、玉米汁的清甜,顺着晚风直往人堆里钻。摊主不用特意吆喝,学生们最爱相互“安利”,总是成群结队地拥上来。

湖州丁家桥夜市的烧烤摊丨虞春艳 摄

“这里的东西性价比比较高。”南浔供电所的蒋健最知道这里是怎么在两三年间从路口的三五个流动摊位小摊扩张成单日人流量破2万的“神秘夜市”。

随着夜市逐渐走红,今年6月,当地相关部门在丁家桥南段划出一块空地,作为夜市专用区域,并采取一系列配套保障措施。蒋健也参与其中,和同事们加班加点为夜市安装了400千伏安的变压器,点亮“夜经济”。

“夜”内人士蒋健(中)在丁家桥夜市丨虞春艳 摄

“我平时也喜欢来这里逛逛的。这里啊就是年轻人多。跟着年轻人混,感觉自己都年轻了。”蒋健说,卖河粉的小徐,30出头,白天厂里上班,晚上来炒河粉;小姑娘小周还不到30,自己做首饰,以后还想开个网店。“都说现在的年轻人佛系、躺平,我看也很拼的。”

“吃的都好吃,看的都好看,水晶晶南浔欢迎你。”蒋健最后说。没想到,他不仅是供电员工,还是“端水大师”。

丽水龙泉

陶溪川望瓯集市

龙泉的夜,藏在陶溪川的青灰瓦檐下,更亮在望瓯集市的灯火里。当暮色漫过瓯江,集市的灯笼次第亮起,青瓷摊位的柔光、小吃摊的热气就和人们的说笑声缠在一起。

丽水望瓯集市夜景丨蔡光鑫 摄

龙泉以青瓷闻名,这里的热闹也大多围着青瓷转:盈手可握的茶盏泛着柔光,造型灵动的雕塑藏着巧思,每一件都凝着匠人指尖的温度。手工拉坯表演前总围满游人,看一团泥土在匠人手里慢慢捏出青瓷雏形,连呼吸都跟着放轻;青瓷首饰摊前更热闹,古典纹样配现代设计,挑一件戴在身上,满是雅致韵味。

蔡光鑫是该辖区电力夜巡人员,同时也是个青瓷爱好者。工作的时候,他常和望瓯集市的供用电设备打交道;下了班,他还往这里跑。他一会儿蹲在青瓷摊位前看匠人修坯,一会儿跟摊主聊瓷釉配方,遇到合眼缘的茶盏,总忍不住感受下釉面的温润。“原先我也不懂。后来烧青瓷用电窑炉了,经常跑青瓷作坊,接触的多了就知道点皮毛。”蔡光鑫说,一般来说,用手指轻弹声音清脆如磬,往往胎质坚密;再摸釉面,光滑无涩滞感的,基本上品质不错。

老瓷厂记忆未褪,新故事在灯火里继续——就像那些亮着的灯,不仅照亮了摊位,更让老手艺有了新奔头,让琐碎生活多了些看头。

当灯火次第亮起,人间的热闹便有了形状。

我们爱这灯火,也守护灯火。

夜色正暖,生活正欢,不妨走进这夜。

让这璀璨之夜,熨帖你的胃,也照亮前行的路。

供稿: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