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爸爸,你收到我的信了吗?”ICU 病床上,14 岁的莉莉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父亲发问,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写下的 6 封求救信早已被心理老师阴某某悄悄藏起。9 月 11 日,这起备受关注的拓展营体罚身亡案在河南中牟县法院再次开庭,随着 180 余封被截留的学生
“爸爸,你收到我的信了吗?”ICU 病床上,14 岁的莉莉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父亲发问,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写下的 6 封求救信早已被心理老师阴某某悄悄藏起。9 月 11 日,这起备受关注的拓展营体罚身亡案在河南中牟县法院再次开庭,随着 180 余封被截留的学生信件作为证据曝光,一个以 “国学教育” 为幌子的封闭式暴力管教黑幕正被层层揭开。
求救信成绝笔:被销毁的 3 封信与 180 个沉默的呼救
2024 年夏天,14 岁的莉莉因厌学被父亲送进柯贞拓展基地,这个收费近 3 万元、宣称提供 “心理疏导” 的封闭式机构,成了她生命的终点。在营地的两个多月里,呕吐、心脏疼痛等症状不断折磨着莉莉,她偷偷写下 6 封求救信,字里行间满是绝望:“接我回家看病”“想看看姥姥”“看完病就回营”。
这些信件全部交给了负责通信的心理老师阴某某,却如同石沉大海。直到莉莉在阴某某宿舍晕倒,父母才连夜从北京赶回,见到的却是眼睛几乎失明、浑身是伤的女儿。ICU 抢救期间,莉莉昏迷中还在哭喊 “凭什么打我”,清醒时更疑惑地问父亲为何没收到信。而此时,阴某某藏匿的 3 封求救信已被销毁,剩余 3 封直到案发后才被警方从其家中搜出。
更令人震惊的是,警方在阴某某家中发现的不仅是莉莉的信件,还有其他 174 名孩子的 180 余封求助信。这些被截留的信件,每一封都藏着孩子们在封闭环境中的恐惧与呼救,却被本该保护他们的老师当成了废纸。
庭审焦点:“学校规定” 成谎言,罪与罚的激烈交锋
“我把学校规定看得太重了。” 庭审现场,阴某某这样辩解自己截留信件的行为,声称营地禁止学生在信中表达想家、要零食等内容。但家属调查发现,所谓的 “规定” 根本不存在,涉事拓展营也从未有过相关文件。检方指出,阴某某明知莉莉身体不适需要就医,仍故意隐匿信件,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通信自由权,已构成犯罪。
检方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建议判处阴某某有期徒刑六个月,这一量刑建议引发巨大争议。莉莉的父亲当庭提交新证据,包括女儿日记中记录的长期虐待内容、阴某某教唆体罚的线索,以及其协助掩盖其他学员被猥亵的行为,强烈要求以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追责。
法律专家分析,阴某某的行为已远超简单的通信截留:作为心理老师,她明知莉莉遭受罚站、拖拽、烈日暴晒甚至 “脱光衣服爬行” 等体罚,不仅不制止,反而截留信件阻断求救通道,导致莉莉因 “长时间日晒及摄入不足、呕吐引发电解质紊乱”,最终多器官衰竭死亡。尸检报告明确显示,死亡与体罚直接相关,这让家属的追责诉求更具分量。
黑幕之下:封闭式管教藏多少 “不能说的秘密”
随着庭审深入,柯贞拓展营的管理乱象彻底曝光。这个宣称 “国学教育” 的机构,实则实行残酷的封闭式暴力管教:教官将莉莉头发拴在柱子上殴打,罚她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甚至实施人格侮辱。除了莉莉的悲剧,该营地还存在教官猥亵学员的情况,而阴某某被指协助转移学生掩盖罪行。
2024 年 9 月,涉事公司被依法关停取缔,但类似的 “矫正拓展营” 仍在各地滋生。这些机构往往打着 “问题少年矫正” 旗号,收取高额费用却缺乏正规资质,更通过隔绝学员与外界联系、截留通信等方式,掩盖体罚、虐待等违法行为。莉莉父亲的遭遇并非个例 —— 许多家长满怀希望送孩子入营,却不知孩子正经历着身心双重折磨。
《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但现实中,封闭环境成了法律监管的盲区。180 封被截留的信件,不仅是阴某某的罪证,更暴露了这类机构对生命的漠视:当求救渠道被人为切断,当 “心理老师” 沦为虐待帮凶,所谓的 “矫正教育” 早已沦为伤害未成年人的工具。
庭审仍在继续,更多细节有待披露。但无论判决结果如何,莉莉用生命换来的警示已然清晰:每一个封闭机构都不该成为法外之地,每一封孩子的信件都应被认真对待。正如网友所言:“别让求救信变成绝笔信,别让拓展营变成夺命营。” 这场牵动人心的审判,不仅关乎一个女孩的正义,更关乎无数未成年人的安全底线。
来源:纪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