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杨宇霆墓地:破败寒酸,毫不起眼,水泥牌坊上的挽联引人深思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09:46 1

摘要:杨宇霆有“小诸葛”之称,是奉系军阀的重要人物,为奉系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民国文人胡适曾对日记中对杨宇霆的个人能力予以了充分肯定,评价他是一个干才。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沈阳法库县蛇山沟村有一处破败寒酸,毫不起眼的墓地,这块墓地年代久远,距今约有百年的历史,那么这块墓地的主人又是何人呢?

杨宇霆的墓地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这座破败寒酸,毫不起眼的墓地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北洋军阀时期,奉系的“灵魂人物”杨宇霆。

杨宇霆有“小诸葛”之称,是奉系军阀的重要人物,为奉系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民国文人胡适曾对日记中对杨宇霆的个人能力予以了充分肯定,评价他是一个干才。

杨宇霆

杨宇霆出生在辽宁省法库县东15里蛇山沟村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杨永昌以开大车店为业,勉强维持家中的生计。

孩童时代的杨宇霆聪慧,活泼,颇有悟性,但是作为父亲的杨永昌却认为读书无用,没有将杨宇霆送到私塾去读书和学习,后来,多亏身边人的劝说,杨永昌才放下偏见,将杨宇霆送到了当地的私塾去读书。

杨宇霆进入到私塾读书后,勤奋刻苦,很快便成为了私塾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私塾的教师高老师是一个爱才之人,他见杨宇霆天生就是一个读书学习的料,为了培养他,便将他介绍到铁岭县张秀才那里去读书和学习。

杨宇霆到了铁岭县张秀才那里后,不断精进学识,很快便成为了学识过人的小才子,1904年,19岁的杨宇霆考中了清朝末科秀才,准备要参加接下来的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但是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清廷在不久之后废除了科举制,使得杨宇霆失去了博取功名,出仕为官的机会。

后续,杨宇霆在身边同学的建议下,准备东渡日本求学,但是却由缺少资金,因而未能动身,好在杨宇霆的一个堂兄获知了这个情况,便伸出了援助之手,拿出了一笔钱财资助杨宇霆去往日本求学。

杨宇霆到了日本后,先是进入到日本政武学校学习,后续,投身军旅,考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杨宇霆从一个书生,转到军旅,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是极为困难的,当时,杨宇霆为了练习马术,曾在半夜偷马训练,以致右腿受伤,但杨宇霆却并没有抱怨和叫苦,而是选择继续训练,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知识。

1911年,杨宇霆学成毕业,回到了东北,先是在长春陆军第二十三镇担任见习官,后续又在奉天军械厂任少校副官。

在奉天军械厂担任少校副官期间,杨宇霆军纪严明,把部队训练得规范整齐,有一次,杨宇霆例行在深夜搞紧急集合,等到士兵站好队后,杨宇霆发现队伍中有三名不穿袜子的士兵,便将他们提溜了出来,进行了训斥和处罚,使得这三名士兵引以为戒,下次不敢再犯。

后续,这件事情传到了时任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的耳中,张作霖认为杨宇霆治军严明,还在日本的军事院校深造过,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便将他调到身边,担任二十七师参谋长。

杨宇霆来到了张作霖身边后,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干,全力辅佐张作霖,张作霖执掌奉天后,杨宇霆则被张作霖委以要职,出任督军署参谋长一职。

杨宇霆在升任督军署参谋长后,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立东北海军,二是制定田赋制度,三是修造战备公路,使得,东北的军事、政治局面逐渐强盛起来。

1918年,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开始与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进行合作,成立奉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出任总司令,皖系军阀将领徐树铮为副司令,杨宇霆为参谋长。

张作霖和杨宇霆

这徐树铮和杨宇霆是同学关系,二人关系私交甚好,他们二人瞒着张作霖,动用奉军经费和军械,在洛阳和信阳等地,组建军队,被张作霖知晓,张作霖一怒之下,罢了徐树铮和杨宇霆的职务。

杨宇霆被罢了职务后,去往北京赋闲生活,张作霖这边本想让把兄弟张作相来顶替杨宇霆走后的空缺,但是张作相不懂军事,根本无法练兵备战,这就使得张作霖不得不将杨宇霆召回来,继续担任奉军要职。

杨宇霆回归后,辅佐张作霖建立新式军队,建设兵工厂,使得奉军实力大大增强,并通过两次直奉战争,一步步成为了北洋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军阀势力。

1928年6月4日,作为奉系首领的张作霖由北京归奉途中,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皇姑屯,张作霖遇袭身亡后,长子张学良继任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开始执掌东北三省的军政大权,而这时已成为奉系老人的杨宇霆却常常以长者自居,轻视张学良,没有处理好他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

张学良和杨宇霆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一再逼迫张学良在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文件上签字,令张学良忍无可忍,对二人起了杀心,最终命令下属在大帅府内将二人枪杀。

张学良枪杀杨宇霆后,为了安抚杨宇霆的家属,告知杨宇霆的家属,自己因错信谣言,而误杀杨宇霆,并送去一万元治丧费,除此之外,他还让几位奉军元老人物为杨宇霆治丧,并协助其遗产分配。

杨宇霆的送葬当天,送行的队伍不下五千人,杨宇霆的灵柩被安葬在老家法库县蛇山沟村一处山坡处,墓地当时曾经较为气派,拥有石拱桥、重檐式牌楼和神道两侧的石像生,但是现如今,由于缺乏维护,墓地破败寒酸,毫不起眼,整个墓园杂草丛生,仿佛是一个无主的荒坟,但水泥牌坊上的挽联却让人看后,引人深思,联想到了这座墓主人生前的辉煌过往。

水泥牌坊

水泥牌坊上的挽联由法库文化名人阎宝海先生撰书所写,挽联这样写道:“烈烈奇勋应共青山峙柳寒;悠悠逝水长随林木绕佳城,“山势岭呀云龙蔚起;水流婉蜓草木华兹。

来源:在下侯同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