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近年来,威海市把全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推进市域整体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日前,在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近年来,威海市把全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推进市域整体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2024年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日前,在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名单中,威海以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成绩,成为全省首个、全国首批获次评估的地级市。
在荣成市青山小学的劳动课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尝试无土栽培植物,通过智能设备实时观察植物生长情况。难以想象,这所由6所村小合并的小学在成立之初,还面临着办学水平薄弱、教育方式传统单一的问题。
“以前我们的劳动课程,只是带着孩子们到地里去看看植物,现在我们的课程是带着孩子们通过无土栽培的技术来种植植物,孩子们亲自参与其中,对植物的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荣成青山小学劳动课老师徐晓宁告诉记者。
青山小学的蜕变得益于“硬件+平台+机制”三维赋能体系。为破解城乡教育之间的鸿沟,该校在完善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在课程改革上发力,打造了涵盖创客编程、非遗扎染、绳艺绣编等课程在内的42门“小青豆”特色课程。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新课标赋能新课堂”竞赛等方式,推进大单元教学,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建立“德智健美劳”五维评价体系,实现学生“一项特长+多项才艺”的个性化发展。搬入新校区四年来,青山小学实现了从“薄弱整合”到“优质标杆”的跨越。
“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特色的社团,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也让他们得到了锻炼,这和以往的课本教育是非常不同的。”学生家长徐楠说道。
“建校之初,我们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老师主抓的是教学成绩。现在我们搬入新校区后,我们实施青盟教师动态评价机制,将课程开发、社团指导等纳入评价体系,实现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多元发展,开发的12个精品案例,获得省级奖项。目前,招生数量相比老校区增长了近三成。”荣成市青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燕告诉记者。
青山小学的发展是荣成市推进落实城乡教育均衡的缩影。针对不同校区的发展情况,荣成市通过联盟化办学的形式,形成“城乡教师双向奔赴”的局面,通过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师之间深度交流,提升了联盟内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实现城乡学校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基础是办学条件和师资配置的城乡均衡。荣成市在持续优化城乡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基础上,重点推行了三轮“县管校聘”人事管理改革,通过强化编制管理、全员竞聘上岗、城乡交流轮岗等方式,实现城乡教师均衡配置,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共荣成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荣成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志刚说道。
闪电新闻记者 曲萌媛 孙雅倩 宋雪梅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