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道两旁的杨树正飘着毛絮,铺天盖地,像雪一样落在人的头上、肩上。卖冰棍的小贩喊着”老冰棍,两块钱一根”,嗓子都喊哑了,但声音还是被马路上的喇叭声掩盖住。
县城的四月,乱糟糟的。
街道两旁的杨树正飘着毛絮,铺天盖地,像雪一样落在人的头上、肩上。卖冰棍的小贩喊着”老冰棍,两块钱一根”,嗓子都喊哑了,但声音还是被马路上的喇叭声掩盖住。
我站在修鞋摊前,看着一双被磨得发亮的皮鞋,心想这鞋底再补一次就该换新的了。老板抬头看我一眼:“李叔,这双鞋得换了,我这补不了几天又该掉了。”
“再补一次吧,穿着还行。”
邻座的杨大叔咧嘴笑了:“你儿子不是赚大钱了吗?听说开豪车回来的,还给你买双皮鞋的钱都没有?”
我摆摆手不想多说,拿出三张皱巴巴的十块钱放在摊子上。
儿子小涛上个月突然开着辆宝马回家了,县城就这么大点地方,消息传得比电还快。我在单位食堂打饭,阿姨都会多给我舀一勺肉,笑着说:“听说你儿子发达了,今天多吃点。”
其实我心里七上八下的。
去年小涛刚上大二,打电话说要创业,需要资金。我和他妈积攒了二十多年的钱,也就那七万块。他妈犹豫了,我却一咬牙把钱全转给了他。
“人家马云当年创业,人家爸妈不也支持嘛。”我对他妈这么说。他妈叹口气,没接话,转身去厨房炒菜,锅铲敲在锅边的声音特别响。
那之后,小涛基本就没怎么联系我们,偶尔发几条微信,说忙,说项目进展不错。他妈总是担心,我却很相信儿子。
直到上个月,他突然开着辆宝马回来,停在我们小区门口那个坑坑洼洼的水泥地上,显得特别扎眼。
那天正好是周六,小区里的老头老太都坐在树荫底下乘凉。看见那车开进来,全都伸长了脖子。有人还拍了照片发到小区群里,问这是谁家的车。
“爸,我回来了。”小涛从车上跳下来,穿着件印着英文的T恤,脚上是双我一个月工资都买不起的鞋。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
“你这车……”
“租的,公司有个活动需要。爸,咱进屋说。”
进了家门,他妈激动得手都在抖,从冰箱里拿出提前买好的西瓜,切了一大盘。小涛的手机响个不停,他接了几个电话,用的都是我听不太懂的词。
吃完饭,他说公司临时有事,明天一早就得赶回去。他妈有些失落,但还是笑着说:“那就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我早点起来给你做早饭。”
我们家就那么大,小涛的房间还是他上高中时候的样子。墙上贴着几张发黄的海报,书桌上摆着他初中拿的几个奖状,角落里还有他小时候玩的变形金刚,少了一只胳膊。
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喝水的时候,听见小涛房间里还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透过没关严实的门缝看见他还在打电话。
“对,我搞定了,明天就回去…不行,这车得再租几天,咱那边的人都看见了…嗯,再撑几个月应该就有回款了……”
我轻轻关上门,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一夜没睡好。
清晨五点多,我就起来了。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发呆。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响,客厅里弥漫着昨晚炒菜的油烟味。我们家的排风扇坏了好几年了,一直没修。
六点多,听见小涛房间有动静。我赶紧起身去厨房,假装在忙活早饭。
小涛洗漱完,坐在餐桌前看手机。他妈端上热腾腾的小米粥和昨晚剩的几个菜。
“爸,我下午就走了,有个重要会议。”小涛说完,又开始看手机。
“那…公司怎么样啊?”我小心翼翼地问。
“挺好的,估计年底就能上市了。”他头也不抬。
“那…咱家那七万…”
“爸,您放心,肯定给您十倍报答。”他终于抬起头,冲我咧嘴一笑。
那笑容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吃完饭,小涛说出去见几个老同学,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才回来。他妈已经把他的衣服洗好晾在阳台上,阳光照在那些衣服上,有几件看起来很贵的样子。
“妈,我过几天还回来,这衣服就先放着吧。”他匆匆收拾了几样东西,就要走。
在他出门前,我突然鼓起勇气问:“儿子,你的公司到底做什么的?”
他顿了一下:“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您也不懂,反正挺赚钱的。”
送他下楼,他坐进那辆宝马,摇下车窗对我说:“爸,您别省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下次我回来给您报销。”
说完,车就开走了,扬起一片尘土。
小区门口的李大爷正在遛狗,看见这一幕,冲我竖起大拇指:“老李,你儿子有出息啊!”
我笑了笑,没说话。
回到家,他妈在收拾小涛的房间,我看见床上有个手机。
“这是小涛的手机?”
“嗯,他落下了,刚才还在找呢,估计一会儿就回来拿。”
我拿起那手机,犹豫了一下。作为父亲,我从来没翻过儿子的东西。但那天不知怎么,我鬼使神差地按了一下开机键。
屏幕亮了,没有密码锁。
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微信,有个名叫”创业互助群”的群聊正在闪烁。我点了进去。
“兄弟们,我这边搞定了,老头子还挺好骗的,七万块全拿到手了。”
“牛啊老铁!我这边才骗到五万。”
“你们太菜了,我上个月从我姑父那骗了十万,出来创业嘛,家里不支持怎么行。”
“哈哈哈,等我们真发了,再还给他们也不迟。”
我的手在发抖,眼前的文字像是一把刀子,一刀一刀地割着我的心。
再往下翻,还有他和女朋友的聊天记录:
“租车五千一天,有点贵,不过值了,我爸那表情,哈哈哈笑死我了。”
“他们不会知道真相吧?”
“怎么可能,我爸初中毕业,我妈小学,他们懂什么互联网、大数据?说几个他们听不懂的词就行了。”
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手机滑落在地上。他妈赶紧过来:“怎么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小涛站在门口,有些局促:“那个…我手机好像落在这儿了。”
我把手机递给他,看着他的眼睛:“儿子,你的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他愣了一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赶紧拿过手机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爸,我……”
“你先进来吧。”我侧身让他进门。
他妈看见我们的表情,也意识到有什么不对,赶紧问:“怎么了这是?”
小涛站在客厅中间,像小时候做错事一样低着头。
“你跟我们说实话,那七万块钱呢?”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
“我…我确实是想创业,但是…但是失败了。”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那车呢?”
“租的…就为了…就为了不让你们失望。”
他妈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那七万块钱……”
“我还剩两万多…其他的,投资失败了。”
客厅里一片寂静,只有墙上的钟还在滴答响。窗外,一辆电动车经过,铃铛叮叮当当。
我走到阳台上,点了根烟。这是我戒了三年烟后第一次又拿起来。烟是小区门口小卖部老板塞给我的,说是他儿子从国外带回来的,让我尝尝。我一直揣在口袋里没舍得抽。
香烟的味道呛得我直咳嗽。
身后传来小涛的声音:“爸……”
我没有回头:“你妈昨天晚上炖了你最爱吃的排骨,你说你今早走,她特意留了一大碗。冰箱里呢,你热一下吃了再走吧。”
“爸…我……”
“别说了,吃完饭再说。”
那天下午,我们三个人围着餐桌坐了很久。小涛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原来他大一下学期认识了几个所谓的创业大佬,被忽悠去做直播带货。刚开始确实赚了点钱,但后来被骗入了一个老鼠仓项目,亏了个精光。那七万块钱,除了还了些网贷,剩下的都打了水漂。
“我…我不敢告诉你们,怕你们担心。”小涛抹着眼泪说。
他妈在一旁抹眼泪:“你有什么事不能跟家里说呢?咱家虽然条件不好,但遇到困难总能想办法的啊。”
“我…我就是不想让你们失望。看班上同学都创业成功了,我也想……”
我打断他:“谁创业成功了?”
“王浩啊,他开公司赚大钱了,朋友圈天天都是。”
我叹了口气:“他爸前几天还跟我抱怨呢,说他儿子创业欠了一屁股债,整天在朋友圈装样子,实际上都是骗人的。”
小涛愣住了。
“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喜欢在网上装样子,其实谁知道谁呢?”我掐灭了烟,“你们这代人压力太大了,总觉得不成功就是失败。”
小涛低着头不说话。
他妈起身去厨房,端出一盘切好的西瓜:“吃点西瓜吧,降降火。”
那是我们家的老传统,有什么说不开的事,就一起吃西瓜。
吃着西瓜,我突然想起小涛上小学时的事。有次考试没考好,怕我们骂他,放学后一个人躲在学校旁边的小树林里,一直到天黑。全家人都急疯了,最后是他班主任在树林里找到他的,浑身是泥,手里还攥着那张卷子。
“儿子,你记得你小时候那次考试的事吗?”我问。
小涛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那时候我就跟你说过,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没记住这句话。”
“爸…对不起。”
“对不起有用的话,我凭啥出了事就一直在派出所门口站着。”我忍不住提高了声音。
这是我们家的老笑话。以前街上有个二傻子,每次做错事就站在派出所门口,说对不起,以为这样就没事了。
小涛破涩地笑了笑。
他妈拍拍他的肩膀:“剩下那两万多,你拿去租房子吧,别再花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上了。踏踏实实找份工作,慢慢来。”
“我不要。”小涛突然说,“那钱我得还给你们。”
“还什么还,你的钱不就是我们的钱吗?”他妈说。
小涛摇摇头:“不,这次我一定要自己负责。我已经联系好了一家公司,下周去面试。不管怎样,这钱我一定会还给你们的。”
我看着儿子的眼睛,第一次发现他真的长大了。
那天晚上,小涛留下来住了一晚。他帮他妈择菜,陪我看了会儿新闻联播,还修好了厨房里坏了好几年的排风扇。
“这玩意儿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电机上的一个螺丝松了。”他擦擦手上的油污。
第二天一早,他背着那个有点旧的双肩包,站在门口。
“爸,我走了。”
“嗯,有事就打电话。”
“那个…车我已经退了,这次坐火车回去。”
我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路上买点吃的。”
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接过钱:“谢谢爸。”
送他下楼,他突然说:“爸,您那双皮鞋该换了。”
“还能穿,补补就行。”
“不行,我下次回来给您买双新的。”
我笑了笑,没说话。
小涛走后,小区的邻居还时不时问起:“你儿子那豪车呢?”
我就笑笑:“租的,拍广告用的。现在年轻人喜欢搞这些。”
三个月后,“爸,我找到工作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支持,工资七千。”
我回复:“不错,好好干。”
他又发来一张银行转账截图,一万块钱。
“这是第一次还款,以后每个月我都会还。”
我看着手机屏幕,眼睛有些湿润。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半天,最后只回了两个字:“知道了。”
又过了一个月,他妈收到一个快递,打开一看,是双皮鞋。
“这孩子,乱花什么钱。”我嘴上嫌弃,还是换上了那双新鞋。
穿着新鞋走在县城的街上,总觉得腰板都直了几分。遇到杨大叔,他瞄了眼我的新鞋:“哟,不错啊,你儿子买的?”
“是啊,现在在大公司上班呢。”
“听说他那豪车呢?”
“哪有什么豪车,都是年轻人爱吹牛。”我笑着说,“不过这孩子现在懂事了,每个月都寄钱回来。”
杨大叔拍拍我的肩膀:“那是因为有你这样的老爸啊。”
我笑笑没说话,心里却暖暖的。其实孩子不管怎样,都是自己的心头肉。就像我爸当年对我说的:“养儿方知父母恩,你有了孩子就明白了。”
半年后的冬天,小涛回来过年。这次真的是坐火车回来的,手里提着两个大包小包。
他给他妈买了件羽绒服,给我买了条围巾。还买了一堆零食,说是给邻居家的小孩子们。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围在饭桌前吃饺子。电视里放着春晚彩排,屋子里暖烘烘的。
小涛突然举起酒杯:“爸,妈,对不起,也谢谢你们。”
他妈赶紧说:“好好的,说什么呢。”
我举起杯子,和他轻轻碰了一下:“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就好。”
小涛的眼睛亮亮的:“爸,我这半年想明白了很多事。以前总想着一夜暴富,现在才知道,脚踏实地才是真的。”
我点点头:“人这一辈子啊,慢慢来,比较快。”
饭后,小涛帮着收拾碗筷。他妈看着他的背影,悄悄对我说:“儿子长大了。”
是啊,儿子长大了。虽然是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这可能就是成长必须要交的学费吧。
那天晚上,我翻出了一个旧盒子,里面是小涛从小到大的照片。有他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有他背着书包第一天上学的样子,有他中考后笑得阳光灿烂的样子…
看着这些照片,我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犯错,然后在错误中成长。
窗外,县城的夜很静。偶尔有几声鞭炮响起,大概是谁家的孩子提前回来了。
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我们一家人,也许会有更多的故事要写。
来源:魔法师戴利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