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事故“原凶”何在?因信任而轻率之下,速度酿造悲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20:07 1

摘要:年轻的女驾驶者因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轻视了安全。九十点钟的深夜,用高速限速的上沿,120码时速行驶,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也可能是封闭环境中对速度没有准确感知,更是涉世未深,缺乏安全观念,技术不成熟的标志。

重阳同学说

2025-4-411:59陕西

看到小米的事故,所有人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这是一场信任之下,因轻率、轻视造成的悲剧,而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

年轻的女驾驶者因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轻视了安全。九十点钟的深夜,用高速限速的上沿,120码时速行驶,是出于对品牌的信任,也可能是封闭环境中对速度没有准确感知,更是涉世未深,缺乏安全观念,技术不成熟的标志。

一名老司机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开车?时速一般会是多少?每个人心里都会有基本评判。

所有车祸和核心原因都是速度!慢下来绝大多数事故可以避免或者减轻伤害。

我们不忍心责怪逝者,但是需要给所有驾驶者,尤其是年轻的驾驶者们提出警示。

那么这起惨痛的事故应该由驾驶者负全责吗?笔者认为并非如此!

品牌方应该最清楚,自己的粉丝是青年群体为主,本身特点是缺乏经验和安全意识,喜欢冒险,追求新奇刺激,这种情况下对相关车辆使用场景能不能有提前预判和限制措施?比如,通过系统直接限制深夜时段自动辅助驾驶的速度在80码以下。如果当时时速在80码左右,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危害将大幅降低。我们可以参考当年林志颖驾驶特斯拉撞上隔离墩起火的案例,因车辆速度在60码左右,驾驶人和车上孩子成功获救。

还要特别关注的一点,品牌方最新车型,一直在宣传加速能力和时速能力,在普遍限速120码以下的行驶条件下,宣传这样的指标意义何在?这不就是鼓励或者纵容年轻人尝试突破法规,寻求冒险和刺激,挑战安全吗?甲亢哥的直播中就有一段在闹市中体验小米的加速能力的片段,我看的时候感觉到的就是危险!对这种不断强调甚至炫耀速度的行为,可能造成的悲剧,难道作为科技领军者和一名围棋高手的雷总不能提前做出预判吗?

这起事故,谈其他问题都是枝节,核心就是速度!驾驶者因为信任,和缺乏经验与安全意识,放弃对速度的应有控制和警惕。

品牌方没有尽到对可能出现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做出提前预防,限制和规避。出于商业目标对车辆速度和安全性的选择中,缺乏谨慎与克制。

速度与安全,谁应该在产品定位中放在第一位?一车三命,血淋淋的事实,应该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起事故不会打垮品牌,但对三个家庭,和三个鲜活的生命而言,损失将永远无法弥补。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微信

来源:搞笑与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