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美国下达“绝情令” 中美社交也要脱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5 03:55 1

摘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星期三(4月2日)掀起全球对等关税风暴的同一天,美国媒体曝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祭出的另一争议性新规:禁止其驻华人员与中国公民谈恋爱或发生性关系。

联合早报:美国下达“绝情令” 中美社交也要脱钩?

联合早报 2025-04-04 23:47

晨雾 / 转帖

美国政府据报已禁止其驻华外交人员与中国公民谈恋爱或发生性关系。(示意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星期三(4月2日)掀起全球对等关税风暴的同一天,美国媒体曝出美国政府对中国祭出的另一争议性新规:禁止其驻华人员与中国公民谈恋爱或发生性关系。

据美联社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称,这项政策在美国驻华前大使伯恩斯今年1月离开中国不久前实施。新规适用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上海、沈阳、武汉和香港的领事馆。

唯一的例外是,美国驻华人员如果在政策宣布前已经和中国公民有亲密关系,则可申请豁免。如果申请被拒,当事人就得终止这段关系或离职,任何违反规定者将被下令回国。

若消息属实,这将是美国自冷战以来首次实施此类“绝情令”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曾禁止驻苏联和中国的人员与当地人交朋友、约会或发生性关系,但这些限制在苏联解体后放开。

据知,这项“绝情令”其实是去年夏天已推出的禁令的升级版。当时,规定仅禁止美国驻华人员与使馆和领事馆的中国籍警卫和服务人员发生亲密关系。

换言之,新规将禁爱对象从使馆职员扩大到普通民众。如今,普通民众和外交人员的私人关系也可能被视为“情报漏洞”。相比之下,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人员与当地人恋爱和结婚并不罕见。

这样的做法是否有理据?美联社引述美国外交官和情报专家指出,北京至今仍积极使用所谓“美人计”策略获取美国机密。据称,美国外交官派驻中国前接受培训时会被告知,中国的情报机构曾派出美女诱惑美国外交官,而中国当局也可能指派数十名国安人员监视某名外交官。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主席马蒂斯(Peter Mattis)指出,至少有两起中国特工勾引美国外交官的案件曾被公开,但近年来没听说过这样的案件。

马蒂斯把矛头指向中国,指中国国安部门不仅通过间谍活动收集情报,还可能威胁普通民众以索取信息。他指出,美国政府的“绝情令”之所以推出,是因为中国当局正更加积极地渗透美国使馆和政府的信息安全防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星期四(4月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回应时仅说:“我想这个问题你问美方可能更合适。”

中国网民:美国要当跨国恋终结者?

在中美陷入对抗局面的当下,这样的表态或许不至于让人震惊,但还是让人感觉到,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已从国防、科技、经济等领域,进一步向民间领域扩展。

中国舆论对美国的做法显然不买账。有自媒体形容,美国对华的恐惧已经陷入“神经质”的状态,体现了其对华战略的“泛安全化”,尤其是限制驻华人员的社交自由,这将使美国更难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也进一步扩大两国之间的鸿沟。

有中国网民在社交媒体感叹,美国禁止驻华人员与中国人谈恋爱,会加速中美社会脱钩。(互联网)

一些网民则感到啼笑皆非,认为中美脱钩不仅体现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如今也已经演变到“棒打鸳鸯”的阶段,美国如今扮演起“跨国恋终结者”的角色。有人调侃道:“这是007看多了的后遗症吧?”“连恋爱都要管,自由女神像该蒙羞了。”

“跨国恋的终结者”的说法是夸张了点,毕竟“绝情令”限制的仅是美国驻华政府人员,但人们不禁要联想,中美之间的脱钩接下来是否要延申至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领域,影响两国人民的交往?

其实,在中美关系反复波动的这些年来,两国之间的民间联系仍保持着一定的韧性。

过去两周,19岁的美国网红IShowSpeed(中国称“甲亢哥”)到访北京、上海、重庆等中国大城市,以“无滤镜”的直播风格记录自己与当地民众的互动,像是在万里长城上后空翻、在各大景点内激动高呼、在大妈一起跳广场舞等。

美国网红“甲亢哥”星期三(4月2日)现身重庆,在老街品尝皮蛋,引来民众围观。(中新社)

“甲亢哥”的到访引起中国官方和官媒一阵小狂欢,例如《环球时报》盛赞“甲亢哥”向海外观众展示了中国的繁荣和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打破西方滤镜”,是中美民间仍愿意相互了解并释放善意的体现。

然而,在外交政策层面,面对美国政府日益严苛的政策,中美民间的互动未来是否会受到更大的限制,也让人难有很乐观的理由。

随着中美情报战加剧,亲密关系成为国家安全考量,人们感情生活被政治化,本来就脆弱的信任只会进一步消磨。在特朗普当道的时局中,这仅是中美脱钩进程中另一个怪诞却真实的缩影。

信息来源:2025-04-05 联合早报

来源:晨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