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疾病死因的第一大元凶,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有资料显示,卒中后1年复发率为8.2%、5年复发率为41%,且预后差,其1年后致死及致残率为33.4%-33.8%[1]。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的71%,缺血性卒中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含基础治疗、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疾病死因的第一大元凶,发病率位居全球首位。有资料显示,卒中后1年复发率为8.2%、5年复发率为41%,且预后差,其1年后致死及致残率为33.4%-33.8%[1]。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的71%,缺血性卒中患者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含基础治疗、血管再通或血运重建治疗等专科特异性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并发症的防治等[1]。卒中全病程管理,脑细胞保护举足轻重。依达拉奉是临床经典的脑保护剂,其作用机制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脑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2]。与小容量的依达拉奉注射剂相比,依达拉奉氯化钠注射液在存放过程中不易产生杂质,同时没有增加抗氧化剂的用量,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此外可直接进行输注,避免二次污染,为临床使用提供方便[3]。
依达拉奉+阿替普酶
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溶栓作用强,进入机体后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导致纤维蛋白降解,加快血块溶解[2],从而恢复脑部血流,改善神经功能。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患者的机体炎症、加快脑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4];减轻氧化应激、改善生长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5]。
依达拉奉+尿激酶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对新形成的血栓起效快、效果好,且还能抑制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2]。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尿激酶溶栓。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6],降低溶栓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依达拉奉+尤瑞克林
尤瑞克林为组织激肽原酶的正调节物,可舒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脑梗塞面积的扩展,改善梗塞引起的脑组织葡萄糖和氧摄取降低,改善葡萄糖代谢,并可改善自发性皮层脑电图异常[2]。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稳定斑块、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和血管灌注能力、保护缺血缺氧处神经功能、避免脑组织进一步损伤,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安全性较高[6][7][8]。
依达拉奉+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前体药物,其代谢产物之一是血小板聚集抑制剂[2]。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氯吡格雷治疗效果好,能协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9][10][11]。
依达拉奉+丁苯酞
丁苯酞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其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明显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脑能量代谢,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血栓形成[2]。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纠正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功能,有效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且安全可靠[12][13][14]。
依达拉奉+银杏叶提取物
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和银杏内酯。前者能够抗炎、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扩张血管,后者能够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组织[2][15]。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对于急性脑梗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有效减轻其上肢麻木程度,促进机体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指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15][16][17]。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1,20(09):947-958.
[2] 药物说明书:依达拉奉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射用尿激酶、注射用尤瑞克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丁苯酞软胶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3] 玲珑.“首仿品种大涨198%,7个新品紧盯70亿市场,1类新药猛攻1300亿市场”[EB/OL].微信公众号“米内网”.https://mp.weixin.qq.com/s/xXwHqvI4yWMNHNx5y_5ccA,2024-10-22.
[4] 李世杰,顾立岩.依达拉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研究[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1,27(2):184-187.
[5] 赵宏伟,俞登虎.依达拉奉联合早期静脉溶栓对脑梗死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生长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1):156-159.
[6] 刘媛媛,张静.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血清VEGF、MMP-9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2023,34(22):3218-3222.
[7] 龙洪波,周宋丽.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脑血管内皮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及脑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J].吉林医学,2023,44(10):2854-2857.
[8] 王勇,朱军.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6):99-101.
[9] 李海燕,刘佳.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J].宁夏医学杂志,2023,45(9):799-801.
[10] 王丹.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100-102.
[11] 赵云宇.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0):55-57.
[12] 王斌,沈卫莉.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1-5.
[13] 刘就娣,张秀婷.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J].华夏医学,2023,36(2):121-124.
[14] 庞小敏,梁红斌.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18):1-3,11.
[15] 张玉松,杨劲松.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30(12):1507-1509.
[16] 史继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21):66-68.
[17] 纪波波,谢磊.依达拉奉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4,45(2):427-429.
来源:聚智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