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摘要:中国银河证券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智能眼镜市场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诸多关键因素正推动着智能眼镜从 “小众科技产品” 向 “大众生活必需品” 转变。
该文章暂未获取文章AI摘要
中国银河证券近期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智能眼镜市场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诸多关键因素正推动着智能眼镜从 “小众科技产品” 向 “大众生活必需品” 转变。
从市场数据来看,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虚拟现实 (VR) 头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12%,这是该市场连续第三年下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尽管2024 年全球增强现实 (AR) 智能眼镜市场也面临挑战,同比下降8% ,但Counterpoint预计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将在 2025 年反弹,得益于科技巨头的潜在进入以及“AR+AI”趋势的加速发展,到2026年有望实现0%以上的同比增长。Wellsenn XR预计2025年AI眼镜出货量将达到350万副,同比增长130%,2030年AI眼镜销量将快速增长至9000万副。可见,智能眼镜市场尤其是AI眼镜部分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在技术层面,AI技术的深度渗透无疑是智能眼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AI大模型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融合,彻底革新了智能眼镜的交互逻辑。早期如Google Glass这类产品,因功能较为单一、交互方式笨拙而未能广泛普及。但如今,随着GPT-4o、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实现端侧部署,智能眼镜得以具备实时翻译、场景识别、健康监测等多样化的“类人”智能功能。端云协同架构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能耗与响应速度,DeepSeek 等轻量化模型结合云端算力,既保障了实时响应,又降低了功耗。
同时,国产厂商通过模型压缩技术,能够在低算力芯片上实现复杂任务处理,这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还为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例如,百度小度AI眼镜整合中文大模型,支持方言识别与个性化推荐;Meta Aria Gen 2通过眼动追踪与心率传感器,动态调整健康建议,这些都是AI技术赋能智能眼镜的生动体现。
价格因素对于智能眼镜的市场普及至关重要。早期智能眼镜产品由于技术研发成本高、生产规模有限等原因,价格普遍偏高,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以一些高端产品为例,爱普生Moverio Pro BT-2000售价高达25999元,Google glass 4售价为25888元。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智能眼镜的价格开始呈现下沉趋势。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促使厂商通过合理定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如广百思K1智能眼镜价格低至268元,Fiveboy定向音频智能眼镜售价为599元,雷柏Z1 Style 智能音频眼镜价格为699元。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未来随着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技术的持续革新,智能眼镜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从而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并购买,这将极大地拓展智能眼镜的市场空间。
生态协同的完善也是智能眼镜迈向大众市场的关键一环。消费电子巨头、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眼镜厂商的跨界合作,正加速智能眼镜行业的成熟。我国三大运营商的积极入局就是很好的例证。中国电信推出搭载星辰大模型的AI眼镜,支持视障人士导航和健康监测;中国移动则通过九天大模型API赋能语音交互功能,推动教育、工业等场景落地;中国联通采用eSIM 技术,使得用户无需携带手机,通过眼镜本身的通信功能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在工业领域,智能眼镜已集成数字工单系统,远程专家可通过AI标注指导现场作业;在消费领域,智能眼镜可接入支付宝与滴滴,用户通过语音就能完成支付与叫车;在社交办公中,与钉钉、飞书等合作开发的会议字幕投影、演讲提词器等功能,有效解决了远程办公的痛点。
未来,智能眼镜还有望成为元宇宙的交互终端,如Rokid Glasses支持300英寸虚拟屏,为游戏与社交提供沉浸式空间。这些丰富的生态应用场景,将使智能眼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提升其作为 “大众生活必需品”的属性。
来源:93913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