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弥陀佛本无心,何必红尘苦觅寻,莫道人间空寂寞,僧尼禅定胜千金。
千年古刹红尘奈若何,世事如棋无语泪滂沱。
觅仙踪,一念中,僧尼不知身是客,菩提树下悟心空。
不求佛祖空般若,只愿僧尼弥陀千百遍,红尘尽处是西天。
一座山,心空无欲自清闲,阿弥陀佛红尘万事艰。
在心中,看破红尘空门无净土,是英雄。
了无痕,陀佛度世人,僧尼本是桥头空断魂。
万象空,僧尼不语陀佛三千界,尘一念通。
不见僧尼佛祖诵经声,一语惊天地,万事轻。
阿弥陀佛本无心,何必红尘苦觅寻,莫道人间空寂寞,僧尼禅定胜千金。
红尘万事轻,阿弥陀佛度余生,不解其中意,明月当空照我行。
空留影,枉断肠,何处去,红尘路上有情郎。
豆照窗明,声入耳清,何处去,静听风雨到三更。
秋雨无声落叶黄,照寒窗,滴答响,疑是伊人夜未央。
日落西山云静月光寒,一灯明灭千家火,犬吠声中人未眠。
风清月色寒,孤舟独钓夜阑珊,明灭相思苦,两岸蛙声入梦难。
一灯如豆人寂寞,月朦胧,此相思何处寄,静听秋雨落梧桐。
落叶无声秋水寒,一灯如豆影阑珊,月明风静人初定,独对荧屏夜不眠。
兴味浓,窗前静看明灭三更后,声入梦中。
霓虹闪烁静无风,入梦中,独对一灯思往事,忽闻窗外雨声浓。
如豆照窗白,万籁无声入梦来,此夜不知身是客,风雨过楼台。
声破晓,一灯如豆照天明,心神静,夜露凝珠草木荣。
夜凉如水无言独倚门,红似火,欢声笑语满乾坤。
观水碧,更深夜梦明灭人何处,寂寞中。
一灯如豆雨初晴,万籁无声月自明,此夜不知何处去,静听窗外落花风。
悲叶落,一灯如豆万事心难静,夜读诗书到晓天。
如水月华明,人静更深露气清,独对一灯思往事,犹响读书声。
平湖静对寒侵北斗星,古寺一灯声里数峰青。
条一灯暗,秋声断不寐听风雨,看斗横。
流水落花声,古寺禅房一灯明,山中云起处,不觉已是夜三更。
星稀月色朦,起秋风,一灯明灭千家火,犬吠鸡鸣四五声。
泪湿青衫无语立多时,沾襟又是深红总未知。
不自持,雨丝时,凭栏无语空惆怅,泪湿青衫君可知。
清明时节雨沾襟,路上行人还休先哽咽,哀思化作泪倾盆。
空怀语,有泪临风枉断肠,夜静更深湿露为谁凉。
泪难禁,欲语无言沾襟双袖湿,寄思深。
春深锁,沾襟月半弯,欲语还休无尽泪潸然。
沾襟湿,有意临窗还休情未了,下已难禁。
一帘幽梦清风泪有痕,更深人不寐,露沾襟。
秋风落叶泪潸然,无语凝眸望远山,往事沾襟难入梦,更深露重月光寒。
秋深叶落时,沾襟露重惹相思,不解离人语,吹尽黄花泪满枝。
落花红,草色浓,人不见,相思一缕泪朦胧。
静闻人语,明见泪痕,难入梦,无端思绪又沾襟。
一杯浊酒泪无声,意未平,皆是血,更深犹自唤卿名。
万里关山何处不沾襟,相思无语凭谁寄,泪湿青衫夜已沉。
如烟欲沾襟,青山不老水犹深,月下听风语,梦里依稀泪满巾。
一语惊天动地时,落花枝,深未报身先死,长使沾襟尽是痴。
几回梦断伤心泪,一夜风吹解语花,细雨沾襟人不寐,更深露重透窗纱。
久徘徊,玉露沾襟还休情未了,作泪飞来。
沾襟不觉露成霜,菊正黄,欲语还休情未了,相思无寄泪千行。
叶上雨初晴,菡萏花开香满城,卧看流云舒卷处,燕子两三声。
怜菡萏,君持彩笔画芭蕉,潇湘雨,卧榻难眠恨未消。
一湾碧水幽深听鸟来,人不寐,风吹菡萏梦初回。
烦击柝,卧云何必叶上三更雨,一曲歌。
雨打芭蕉梦不回,风吹菡萏暗香来,夜阑卧看星河转,枕上闲听落叶哀。
迎远客,芭蕉细雨静坐听蛙鼓,卧榻轻吟赏月光。
拂面卧柳条,细雨无声听竹箫,窗外芭蕉滴翠绿,菡萏竞妖娆。
夜雨敲窗辗转到天明,芭蕉叶上花间一段情。
蕉梦不成,风吹菡辗转无眠意,伴我听。
菡萏池中影,但见芭蕉雨后姿,清歌听未了,卧看明月上高枝。
独卧小溪桥,吹玉箫,雨打芭蕉人不寐,花开菡萏影难描。
来源:郑辉贤国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