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娃总和你对着干?做到这4点,比吼一千句都管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4 21:30 1

摘要:养育A娃,真的是一件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而且也没个标准的管教方案,越说TA情绪还越激动。

养育A娃,真的是一件需要花费精力的事情,而且也没个标准的管教方案,越说TA情绪还越激动。

犯起倔来,十头牛都拉不住,尤其是各种情绪炸弹一来,真的顶不住呀。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和叛逆,家长们无论使出什么招数,孩子都不买单。

事实上,有些所谓的“叛逆”“不听话”带有恶劣性且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时,就不单纯是ADHD所带来的冲动效应了,而是要考虑是否出现了对立违抗障碍。

一旦出现了对立违抗,养娃的难度至少要翻个2倍,其中的心酸眼泪,有经历过的,家长们懂得都懂。

NO.01怎么区分两者区别?

区分ADHD和对立违抗有个简单的方法。

也一般来说,ADHD对一件任务的完成度不是从一开始就犯难的,而是在完成一项的任务中会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而对立违抗是根本没法去启动一件任务,这个难以启动不是拖延造成的,而是故意拒绝或者反着干的那种。

当然,考虑到个体差异性,凭借这个也不能真正确定孩子是否是对立违抗。

如果在孩子的身上出现了持续6个月的敌对、挑衅的话,而且在下面这个列表里存在4种或者种以上的情况,就需要重视起来了。
1.经常发脾气

2.经常与成年人争吵

3.总是故意违抗或拒绝遵守成年人的要求

4.经常故意惹恼人

5.总是将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归咎于他人

6.容易被别人惹恼,过于“敏感”

7.经常生气和怨恨他人

8.经常对家长或老师表现出恶意,或者持有报复性态度

(参照美国精神医学学会颁布的《DSM-5》诊断标准,对立违抗障碍被划分在“破坏性、冲动控制和品行障碍”这个大类中。)

NO.02出现对立违抗的原因?

导致对立违抗的因素是多元的且复杂的,无论是哪种原因,尽早的去进行干预才能更好地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神经递质分泌异常

科学研究发现:

ODD患者体内激素水平,与其冲动性行为等症状存在关联。相较于正常群体,ODD患者体内存在更高水平的肾上腺素雄性激素、更低的血清素(5-羟色胺)。

5羟色胺,是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传到神经元信号的重要神经递质,其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行为。

如果5羟色胺这种神经递功能低下,将会导致儿童更容易冲动和攻击他人。

>>>>大脑额叶、杏仁核异常

2017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根据结构磁共振成像发现,对立违抗也与大脑额叶、和杏仁核的结构异常有关。

在2016年神经心理学综述的一篇报导中系统地综述和元分析调查患有和没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立违抗障碍的结构(sMRI)和功能(fMRI)MRI研究。

显示在双侧杏仁核,双侧岛叶,右纹状体,左内侧/上额额回和左侧楔前叶区域,患有对立违抗障碍的个体大脑结构较小,大脑的活动较低。

>>>>环境心理因素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也可能增加ADHD发展对立违抗的风险,尤其是家庭矛盾冲突多、父母管理比较严格、常对孩子粗暴打骂、或者过度干涉孩子都会让孩子更容易产生对立违抗的症状。

其中父母的心理控制在ODD的起病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所谓的心理控制,Barber和Harmon两位学者给出的定义为: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强加给儿童,限制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自主性。

当父母对孩子使用了比较严厉、不一致的态度的时候,孩子就会更容易产生低落的情绪以及攻击性的行为。

NO.03如何改善更有效?

面对有对立违抗的A娃,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多妈给大家整理了以下4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01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充分遵循大脑运作的神经机制。

可以锻炼孩子不同区域的大脑部位、强化其功能,促进神经网络的生长和运行的稳定性。

通过专业的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来刺激不同的脑部区域,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生理活动,促进中枢神经网络重建,调节各种递质分泌水平及大脑功能网络。


帮助孩子提升自控力,获得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02不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当孩子与我们争吵的时候,双方都很容易被激起怒火,为了镇压孩子,部分家长会选择责怪、恐吓来管住孩子这种行为。

这种“以暴制暴”的模式并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而是会加剧紧张的氛围,使得关系变得更加的剑拔弩张,对根本问题的改善毫无裨益。

孩子出现情绪问题,首先该考虑的是不是有什么需求是没有达到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控制当下的情绪冲动与激烈言辞,不要急于一时的去压制孩子的行为。

将角色从“评判者”转变为“倾听者”,从孩子角度出发,询问孩子是遇到了什么,或者是发生了什么让他感到不舒服,减少负面的内容输出,转为积极解决问题态度。

03换一种说话的方式

有时候,争吵愈演愈烈就是因为双方表达不恰当导致的。

这种表达上的失当,如同催化剂一般,不经意间加剧了冲突的烈度,使得原本可以平和解决的问题变得复杂而难以调和。

因此,在沟通中,选择恰当、尊重且富有同理心的言辞显得尤为重要,在与孩子的沟通当中,我们要做到的是尊重和体谅,同时也要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情绪和了解自己的情绪。

如果只是命令的口吻去指示孩子,孩子是没有办法去明白你的意思的,可以试着把“你想怎么样?”替换成“你需要我帮你做什么?”,把“不要....”替换成“你可以....”,换一种说法的方式,才会让孩子感觉到尊重。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纳,而不是无视。

04多赞美、少批评

出现问题时,很多时候我们会下意识的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会将这个缺点与不足给放大。

在这种情绪的渲染下,很难不对孩子做出批评,而孩子呢,面对家长的批评,轻则怀疑自己,重则逆反对抗。

要是揪着不放的话,孩子的心理叛逆状态就愈发严重,你说往东,他就偏偏往西。

为了打破这一循环,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以柔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孩子,转变其固执倔强的心态。

一旦孩子感受到来自我们的理解与鼓励,他们的心防便会逐渐卸下,为后续的交流与引导铺设顺畅的道路。

用正面的语言构建反馈,强调他们的努力与进步;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具体而真诚的赞美:避免泛泛之词,如“你真棒”,转而使用具体描述来赞美孩子的努力或成就。比如,“我看到你这次比上次更加的冷静了,没有一直生气,这真的很棒!”这样的赞美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并激励他们继续这样做。关注过程而非结果:ADHD儿童可能在完成任务时遇到更多困难,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赞美他们的努力过程比单纯看重结果更为重要。比如,“我注意到你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尝试了好几种方法,这种不放弃的精神真的很值得表扬。”

来源:注意力训练专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