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点开董宇辉的直播,弹幕像被谁按了加速键,月饼话题一秒钟拐弯成了全民考题。
刚点开董宇辉的直播,弹幕像被谁按了加速键,月饼话题一秒钟拐弯成了全民考题。
我还在琢磨怎么抢优惠券,董老师已经开聊,“这次月饼不会很甜,放心。”
那一瞬间,屏幕外无数怕腻星人集体松了口气,仿佛终于有人懂了自己的胃。
你要说这届年轻人真讲究,低糖轻负担,吃个节日都要追求“身心两安”,这年头,不怕月饼馅咬不动,就怕甜得掉头发。
老实说,稻香村这招联名,真有点像老北京胡同里混进了个新潮小伙儿。
小时候家里人提到稻香村,语气那叫一个肃穆,像聊自家祖坟,满是仪式感。
现在董宇辉和稻香村一起搞定制,味道会不会变了样?
弹幕里有老粉忍不住嘴碎,去年端午粽子限量那阵,抢到的像中大奖,没抢到的连夜失眠,朋友圈里晒战绩,像炫耀高考状元。
月饼做大个头,9块9个味儿,盲盒属性直接拉满。
奶皮子馅儿一出来,全网的新疆老铁都“哎哟喂”地叫了起来。
这玩意儿原本就家宴限定,结果一脚踢进月饼界,谁能想到?
如果说五仁、豆沙、莲蓉这些味道已经被老一辈吃得麻木,奶皮子算是横空出世的小透明,没吃过的馋,吃过的还想再来一块。
现在买月饼,早就不是只图嘴爽,大家都在追求稀有和仪式感,晒朋友圈、拍vlog,谁还没点“月饼盲盒”精神。
说起来,月饼越大,心理越有底气,不过你真觉得厂家是为了让你省钱,那只能说你还没被电商教育够。
包装、联名、情怀一层层加码,结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实惠只是心理上的“安慰剂”。
但话说回来,节日没有这点仪式感,还真有点没意思。
月饼盒子一开,九宫格排满,谁还在乎单价?
这一刻你就是朋友圈的团圆赢家,别管抢没抢到,晒图才是正经事。
成年人的世界早没圣诞老人,抢月饼这操作,说到底就是给自己点小确幸。
去年端午抢粽子,朋友圈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手速大赛”,抢到的发票据,抢不到的发段子,谁不是在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没被时代落下?
限量、创新、情怀、健康,董宇辉的套路早就摸透了当代新消费的命门。
说是买月饼,不如说是买资格、买参与感,抢到就是赢家,抢不到也能在评论区“云参与”。
不过,弹幕吐槽也没停过,什么“奶皮子能救月饼吗”“定制不过是营销噱头”,冷笑热讽一锅端。
数据不会说谎,去年中国月饼线上销量涨了14%,主力军全是95后00后。
别以为大家只是嘴上说说,健康、低糖、好看、能晒,样样都得安排上。
董宇辉这波,不仅踩对了节奏,还把“月饼SEO”玩成了流量密码,连“定制月饼”都成了热搜关键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新晋网红出圈了。
说到底,小时候的中秋没这么多花样。
那会儿月饼皮厚馅干,拆开纸盒全家分着吃,吃得嘴角干裂也没人嫌弃。
现在的月饼成了社交货币,包装三层,味道能横跨南北,吃的是创新,秀的是仪式感,其实心里最惦记的,还是那点团圆的热闹。
董宇辉定制月饼,既像是新消费的实验,又像在给老传统换个马甲。
你说变了吗?
其实人心没怎么变,还是想过个有仪式感的节。
有意思的是,这种“限量抢购”的热度,不只是吃的专利。
想起前几年李宁的球鞋、梅西的签名球衣,抢到的晒爆社交,没抢到的在评论区围观吵架。
你说这跟月饼有啥区别?
一个吃嘴里,一个穿脚上,一个挂墙上,归根结底都是“我得有点特别的”。
董宇辉的月饼,和那些抢疯的演唱会票、限量球鞋其实一个逻辑,谁都想在平凡日子里抓住点不平凡的光。
网友的好奇心就像放大镜,专挑别人家的芝麻看,自己家西瓜烂了都装没看见。
你说月饼创新是噱头,也许真有点道理,可真叫你别抢,手还不老实。
仪式感再微妙,也得自己去争。
董宇辉一句“不会很甜”,说的是月饼,听着却像是在给今年的消费市场画重点。
健康、低糖、创新、联名、限量,样样都戳中今年的消费风口。
你以为在抢月饼,其实是在给自己找存在感。
说起细节,有个小插曲差点被我忘了。
抢购那天晚上,微信群里炸锅,朋友发红包助攻,结果红包没抢到,月饼也没抢到,倒是被一顿“抢购玄学”洗了脑。
有人研究手速,有人拼网速,还有人请出家里的路由器亲自上阵。
你瞅瞅,这年头抢月饼比打王者还拼技术,谁还敢说成年人没有童心?
这不就是变着法儿给生活找乐子。
月饼到底值不值得抢?
这个问题没答案。
有人说抢到是幸运,没抢到是人生。
讲真,生活已经够苦了,抢点甜头怎么了?
董宇辉月饼会不会火,不用我说,大数据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
至于你问我会不会下单?
手速慢的我,估计还得靠朋友代抢。
要不,你来试试?
抢到了记得艾特我,看看朋友圈谁先晒图。
来源:皮孩战士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