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舟山,这座由1390个岛屿串成的“千岛之城”,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这里不仅有“海天佛国”普陀山、“东方圣托里尼”花鸟岛,更藏着无数让吃货疯狂的海味宝藏。舟山特产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四个字——“鲜到极致”。
舟山,这座由1390个岛屿串成的“千岛之城”,是中国唯一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这里不仅有“海天佛国”普陀山、“东方圣托里尼”花鸟岛,更藏着无数让吃货疯狂的海味宝藏。舟山特产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四个字——“鲜到极致”。
这里的海鲜能鲜到让你怀疑人生,连茶叶都带着海风的禅意,就连不起眼的糯米团子,都能裹着太平洋的风味。今天我就带大家挖一挖舟山最值得塞满行李箱的5样宝贝,保证让你带回的不只是特产,更是一份会呼吸的东海记忆。
一、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又称普陀山云雾茶,是绿茶中的经典,产自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在这 “海天佛国” 之上,四季湿润,云雾缭绕,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茶树多分布在向阳避风的山坡,吸收着天地灵气,成就了普陀佛茶独一无二的品质。
相传,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携观音圣像乘船回国,行至普陀山东边的新罗礁时,海上突现铁莲花,挡住了船只的去路。惠萼和尚领会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便舍船登岸,在此建寺供奉观音。此后,普陀山成为供奉观音的道场。山上土地归寺庙所有,茶叶由僧侣采制,用于祭佛和敬客,“佛茶” 之名由此而来。
普陀佛茶的外形十分独特,条索 “似螺非螺、似眉非眉”,翠绿的叶片上披着一层细细的白毫,宛如云雾中的仙子,清新脱俗。当你将其冲泡,瞬间,馥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恰似置身于春日的茶园,花香与茶香相互交融。茶汤黄绿明亮,芽叶成朵,如同灵动的小精灵在水中翩翩起舞。轻抿一口,滋味甘醇爽口,先是微微的苦涩,随后甘甜在舌尖蔓延,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普陀佛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份承载着普陀山佛教文化的珍贵礼物。带上几盒普陀佛茶回家,在闲暇时光泡上一杯,感受茶香与佛韵的交融,品味来自海天佛国的宁静与祥和。
二、舟山带鱼
舟山带鱼,堪称海鲜界的明星,是全国首批海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鲜,也是舟山渔场四大经济鱼类之一。它凭借鲜而不腥、肉厚油润的独特口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 “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有昼夜垂直移动的习惯。中国沿海的带鱼分为南、北两大类,舟山带鱼属于东海带鱼,每年春季向北作生殖洄游,冬季向南作越冬洄游,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春汛和冬汛。舟山渔场海域条件优越,为带鱼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环境,造就了舟山带鱼与众不同的品质。
舟山带鱼头尖口大,到尾部逐渐变细,如同一条细长的鞭子。其头长为身高的 2 倍,全长一般在 1 米左右。1996 年 3 月中旬,浙江一位渔民曾捕到一条长 2.1 米、重 7.8 公斤的特大个体,这条 “带鱼王” 后来被温岭市石塘镇小学的生物博物馆收藏。
舟山带鱼的吃法多样,清蒸是最能体现其原汁原味的做法。将新鲜的带鱼处理干净,放上葱姜蒜,淋上料酒,清蒸几分钟后,一盘鲜香四溢的清蒸带鱼就出炉了。鱼肉鲜嫩,入口即化,油脂在口中散开,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此外,红烧、咸制、风晒等吃法也别有风味。把舟山带鱼带回家,让家人也能品尝到这来自东海的美味。
三、舟山大黄鱼
舟山大黄鱼,作为舟山渔场最著名的鱼种,身披金黄色的鳞片,宛如海洋中的王者,富贵典雅。其肉质鲜嫩,含钙量高,是舟山传统的大补珍品,在历史上,不仅是渔民祭海的首选供品,也是历代县令宴请朝廷大员的海味佳肴。
舟山群岛海域是大黄鱼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最高年产量曾达到 13.2 万吨。每年立夏前后,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会发出独特的叫声,雌鱼的叫声较低,如同点煤气灯时发出的哧哧声;雄鱼的叫声较高,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在木帆船生产时代,渔民们凭借丰富的经验,把耳朵贴在船板上聆听叫声,以此判断鱼群的大小、密集程度和深浅,进行捕捞。
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舟山野生大黄鱼资源越来越少,产量逐年下降,价格也随之飙升。大斤两的野生黄鱼几乎可遇不可求,2 公斤以上的 “大” 黄鱼甚至通过拍卖的方式竞价成交,屡屡出现天价。如今,舟山大黄鱼多为深海仿野生养殖,其营养成分可与野生大黄鱼相媲美。
舟山大黄鱼体侧扁,尾柄长约为高的 3 倍余,头较大,具发达粘液腔。其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橘红色。鳔较大,前端圆形,具侧肢 31~33 对。舟山出产的大黄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无论是清蒸、红烧还是做汤,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将舟山大黄鱼带回家,为家人呈上一份珍贵的海味盛宴。
四、嵊泗贻贝
嵊泗贻贝,是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的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在舟山方言中,它被称为 “淡菜”,别名海红、红蛤、壳菜。嵊泗县海域环境优越,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中,为贻贝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被农业部划为一类贝类生产区。
据考证,嵊泗人采集野生贻贝供人类食用、交易的历史悠久。在当地,一直流传着一则 “贻贝和岛猴” 的传说,从侧面印证了嵊泗贻贝生长和利用的原始状况。到唐朝时,嵊泗贻贝制成的贻贝干就因质量上乘,被舟山官府选作进贡朝廷的御供珍品,史称 “贡干”,历代不衰。到明代,嵊山、壁下山等诸岛上的贻贝采获已具相当规模。
贻贝营养价值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素有 “海中鸡蛋” 之称。嵊泗所产贻贝具有个大、鲜嫩、肉肥、出肉率高、营养丰富、无污染等特点,是海鲜中的佳品。贻贝的吃法丰富多样,可以清蒸、白灼、煲汤,还可以做成贻贝干。将嵊泗贻贝带回家,让家人品尝这份来自嵊泗列岛的美味,感受大海的馈赠。
五、舟山青饼
舟山青饼,是舟山特色传统美食,用糯米和春天生长的 “青”(学名艾草)做成。每年清明前后,舟山人有做青饼的习俗,将春天的味道融入这小小的点心之中。如今,虽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饼,但唯有每年 4 月前后的最为正宗。
在舟山,做青饼时,人们先将新鲜采摘的艾草细挑、洗净、碾碎,散发出浓郁的艾草香气。接着,纯手工将艾草制作成青团。野生艾草做的青团自带青草香气,不抢味,有着恰到好处的清香,关键是还不粘牙。做好的青饼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煎、煨、烘着吃。刚刚做好的裹着松花粉的青饼,散发着米香和淡淡的艾草香,咬上一口,还能见到丝丝的艾草纤维,软软糯糯的稻米,携带着清新的艾草香,在唇齿间蔓延。除了原味的青饼,还有芝麻、豆沙等多种馅料可供选择。
舟山青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舟山人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对春天的热爱。带上几盒舟山青饼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独特的春日味道,感受舟山的风土人情。
在我看来,这些带着海腥味和艾草香的舟山特产,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一份能带走的岛屿记忆。当你在办公室泡开一杯普陀佛茶,当深夜用贻贝干煮碗暖胃汤,当煎青饼的香气唤醒某个清晨,舟山的浪涛声又会重新在耳边响起。总之,无论是馈赠亲友,还是留作纪念,都再合适不过。下次来舟山,别忘了把这些特产带回家,让更多人了解舟山,爱上这座美丽的海岛城市。
来源:彩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