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深圳女子支架手术顺利,8年未再堵塞,分享3点经验,值得学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8:27 1

摘要:陈林瑾,董聿婷,徐兴燕,等.脂肪蓄积指数、内脏脂肪指数与红细胞计数对冠心病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5,33(03):275-281.

内容资料来源:

[1]马英歌,胡海军,张晓南,等.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特征[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5,31(02):88-93.

[2]陈林瑾,董聿婷,徐兴燕,等.脂肪蓄积指数、内脏脂肪指数与红细胞计数对冠心病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J].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2025,33(03):275-281.

[3]张新贵,王长虹,王进.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5,10(08):29-32.

2005年,39岁的付玉静是一名来自深圳的ICU护士。由于ICU夜班多,工作时间长且繁重,很多护士上了年纪后都纷纷申请调离ICU。可付玉静由于毕业后一直待在ICU,且工作能力极为出众,因此护士长一直劝说她留下来。就这样,付玉静熬了一个又一个大夜班,每次坚持不住时,就会买不少奶茶和甜食来抚慰忙碌的自己。殊不知,她的身体健康也在这样的生活习惯下悄悄亮起了红灯。

2005年4月2日,付玉静刚上完一个夜班后正在进行交班。当她当着科室所有医护人员汇报昨晚的情况时,突然大脑传来一阵眩晕,眼前的一切仿佛在不停地旋转。付玉静连忙扶住桌子,这才稳住了身子。可胸口也开始没由来的发紧发闷,让她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发抖。护士长见她脸色不对,便小声叮嘱她在值班室好好睡一觉再走。付玉静点点头,心想可能是刚熬完夜的缘故,于是结束后加班后就赶紧休息了。

4月19日,这天付玉静负责的一位病人突然危重,她和医生赶忙进行抢救。就在付玉静小跑着去拿除颤仪时,一股熟悉的胸闷感觉迅速袭来,仿佛有一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她的胸膛上。付玉静不敢停下动作,继续配合医生抢救。可渐渐,她的心跳越来越快,甚至每一次心脏的搏动都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疼痛,就像是被细针轻轻地刺了一下。付玉静轻轻揉了揉胸口,又继续工作。

一个小时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付玉静立马靠在墙边闭上眼睛深呼吸,可呼吸反而却越来越急促,就像是刚刚跑完一场马拉松,胸口大幅度的上下起伏着。没一会儿,同事呼唤她的名字,付玉静听后立马睁眼,却发现自己没走几步就感到四肢乏力,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她的手臂也失去了往日的力气,连给患者打针都感到吃力。付玉静立马意识到不对劲,于是下班后立即到楼下挂号检查。

医生根据付玉静的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立马给她开了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总胆固醇:9.9mmol/L,高密度脂蛋白数值:4.6mmol/L,远远超出了正常值范围;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段压低(V1-V5导联),提示心肌缺血;彩超:左室收缩功能轻度减退,室壁运动节段性减弱。诊断为高血脂,冠心病。

付玉静拿到检查报告单后顿时都呆住了,可又立马意识到自己生活方式和在无形中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事已至此,眼下也只能积极配合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随后医生给她开了一些降脂和抗血小板药物,并叮嘱了相关注意事项。从那以后,她不仅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坚持低糖低盐低脂饮食,并给逐步增加自己的运动量,每周要求自己至少运动3次。

可好景不长,就在付玉静对这件事渐渐松懈之际,10月24日,她正在护送一位病人下楼去做检查。没想到刚进电梯,付玉静就感到胸骨后一阵莫名的不适,让她感到呼吸有些不畅。她张大嘴巴呼吸了几口,希望缓解这种不适。但很快,胸口的闷痛感迅速变得尖锐,仿佛有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胸腔内迅速膨胀、撕扯。付玉静紧紧抓着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上的表情也开始越发的痛苦。

她不由自主地蹲在地上,蜷缩着身子。可疼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剧了。一股强烈的烧灼感如同电流一般放射至她的左肩,肩胛骨仿佛被一根热铁所烙印。付玉静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浅薄,嘴唇也开始泛白,大颗大颗的汗水开始从她的额头和后背渗出,很快她的护士服就湿透了,贴在皮肤上,冷冰冰的。同行的医生注意到了她的异常,急忙走到她身边,关切地询问。付玉静只能虚弱地摇头,她的声音被疼痛压制,几乎发不出声。医生见状立马扶着她到了急诊科。

急诊医生迅速安排了相应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V1-V5导联ST段抬高0.2-0.5 mV,提示前壁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18.5 U/L;肌钙蛋白I:2.1ng/mL;冠状动脉造影: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5%,右冠状动脉中段狭窄75%。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医生立即进行溶栓等处理措施,等付玉静的家属赶到后,立马说明情况:“付玉静的家属是吧?现在我们的处理措施也只是帮她暂时缓解胸痛,但她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需要植入一枚心脏支架,改善血流情况,否则很有可能再次复发。”付玉静的家属听后,泪流满面地立马点头,恳请医生立马手术。

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付玉静很快就出院调养。经过这件事后,医院领导考虑她的身体情况也将她调到了较为轻松的普通病房岗位。心有余悸的付玉静也深刻地意识到心血管防护的重要性。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她开始深入地研究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知识。每天下班后就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去心内科旁听他们科室内部的专业研讨,最终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了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心血管保养策略。

岁月如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2013年 ,这八年来付玉静的心脏从来没出现过任何不适。而在11月28日的这一次职工体检中,再次证明了她的健康策略的成功。各项检查显示她的血管状况异常良好,没有任何堵塞的迹象。就连付玉静的主治医生都忍不住感慨,自己从业多年,像付玉静曾经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却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并且从而复发过的患者真是凤毛麟角啊。

诊室外的病友们在得知付玉静极为罕见的情况后,纷纷向她投来羡慕的目光,并急切地询问:“ 能不能请教一下您是如何做到的?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秘诀?我做完支架手术后才两年不到就又出现了问题,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没用,真是着急上火,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付玉静微笑着分享她的经验:“作为医疗工作者和心脏病患者,我深知心血管健康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维护。想通过支架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我之所以放置支架16年血管却依旧不受影响,并不是我采用了多好的药物,而是我了解人体并根据人体规律,凭借专业知识发现了3个养护血管的好方法,简单又有效。只要有恒心坚持下来这3点,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做到!”

第一,建立“血脂管理日记”,用数据掌控饮食节奏。

付玉静深刻认识到:“清淡饮食”不能停留在口头,更不能凭感觉吃饭,而要通过真实的、可量化的数据来进行血脂管理。她开始建立一本“血脂管理日记”,每天记录三项内容:所摄入食物的总热量、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的比例、以及每餐主食的升糖指数(GI值)。她并未一刀切地“戒肉”,而是选择富含优质脂肪酸的蛋白质,如三文鱼、鸡胸肉、豆腐等,烹饪上也尽量以清蒸、白灼、炖煮为主,避免煎炸和重油调味。

零食方面,她坚决摒弃奶茶、蛋糕、薯片等高糖高脂食品,转而选择少量坚果、脱脂酸奶和新鲜水果作为代餐点心。每周固定规划“一日轻断食”,通过降低热量摄入,给代谢系统一个“喘息窗口”。此外,她还养成了定期监测血脂的习惯——每季度一次抽血检查,根据三酯、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动态调整饮食方案。这种“以数据为核心”的精准营养管理,使她的血脂始终保持在正常范围,彻底摆脱了高血脂带来的反复风险,也为血管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坚持“低强度心肺唤醒操”,恢复血管弹性。

支架手术后初期,付玉静一度不敢运动,担心稍有不慎加重心脏负担。然而在医生指导下她明白,适度的心肺锻炼正是帮助血管“重建活性”的关键。特别是术后血流恢复初期,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增加冠脉供血,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她结合自己护士的知识背景,制定了一套简单可行的“心肺唤醒操”——每天早晨起床后快走5分钟作为热身,再进行扩胸运动、手臂环绕和拉伸训练,然后进入5分钟的腹式深呼吸调节,全程不超过15分钟,既能增强肺活量,又不会引起心率过快。

随着身体状态改善,她逐渐加入了慢跑、游泳、太极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坚持至少3次,每次30~45分钟,运动强度控制在“说话不气喘”的轻中度水平。她避免剧烈对抗型运动,注重节奏平缓与呼吸协调,持之以恒地重建心肺耐受力。这种温和却持续的运动方式,帮助她逐步恢复血管弹性,提高心脏适应能力,有效延缓了血管老化进程。

第三,定期调节“心理血压”,保持情绪稳定。

在ICU工作的那几年,长期精神紧绷、情绪压抑,让付玉静饱受失眠、焦虑困扰,而这些看不见的“情绪毒素”,其实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催化剂。术后,她意识到,仅靠药物和饮食调整远远不够,情绪管理也是血管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她调整了自己的作息结构,保证每天7小时高质量睡眠,严格执行“午间闭眼10分钟”和“晚上不晚于11点上床”的规律作息。此外,她引入了“呼吸+冥想训练”作为日常放松项目:每天中午午休前用10分钟做腹式呼吸,缓解交感神经亢奋;晚上泡脚时也搭配深呼吸,逐渐降低身体的神经张力。

(注:《05年,深圳女子支架手术顺利,8年未再堵塞,分享3点经验,值得学习》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来源:三秦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