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养鹅想实现“长得快、出栏重”,选对牧草和掌握投喂方法是关键。不少养鹅户总困惑“为啥自家鹅长得慢、光吃不长肉”,其实问题多在“喂什么”和“怎么喂”上。今天就给大家拆解4种让鹅“猛长”的优质牧草,再分享5个高效增肥的投喂技巧,照着做,鹅群出栏快、体重足。
养鹅想实现“长得快、出栏重”,选对牧草和掌握投喂方法是关键。不少养鹅户总困惑“为啥自家鹅长得慢、光吃不长肉”,其实问题多在“喂什么”和“怎么喂”上。今天就给大家拆解4种让鹅“猛长”的优质牧草,再分享5个高效增肥的投喂技巧,照着做,鹅群出栏快、体重足。
不是所有牧草都适合鹅,选对品种才能让鹅“吃进去、吸收好、长肉快”,这4种牧草是多年养鹅户亲测的“黄金品种”,适应性强、营养足,尤其适合育肥期鹅群。
1. 黑麦草:秋冬春“主力草”
黑麦草耐寒性强,秋冬播种、冬春收割,正好填补冬季鲜草空缺。它叶片柔嫩、水分适中,鹅爱吃且易消化,粗蛋白含量达18%-20%,能满足鹅生长所需的基础营养。收割时留茬5-8厘米,20天左右就能再割一茬,亩产可达8000斤以上,足够50只鹅吃一冬。
2. 墨西哥玉米草:夏季“高产王”
夏天鲜草少,墨西哥玉米草正好“补位”——它耐旱耐晒,株高能长到2米多,亩产超1.5万斤,是名副其实的“高产草”。草质清脆、糖分高,鹅吃起来“不挑嘴”,且粗纤维含量低,不会给鹅肠胃增加负担,育肥期喂它,鹅增重速度能提20%。
3. 紫花苜蓿:“蛋白补充草”
紫花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称号,粗蛋白含量高达22%-25%,比普通牧草高50%,还含丰富的钙和维生素,特别适合中鹅(1-2月龄)快速长骨架、长肌肉。不过它含水量稍低,建议搭配鲜草喂,避免鹅吃多了口干,每亩能割3-4茬,春播秋播都合适。
4. 苦荬菜:清热“保健草”
夏季鹅容易上火、拉稀,苦荬菜正好能“降火”——它性凉,有清热解暑的作用,还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既能促消化,又能减少鹅群夏季发病。苦荬菜生长快,播种后30天就能割,叶片柔嫩无绒毛,鹅爱吃,搭配其他牧草喂,能让鹅群“少生病、多长肉”。
选对草只是基础,会不会喂直接影响增肥效果。很多养鹅户“草喂了不少,鹅却没长多少”,问题就出在投喂细节上,这5个技巧一定要记牢。
1. 按“生长阶段”调整牧草比例
不同月龄的鹅,对牧草和精料的需求不一样:
雏鹅(1-30天):肠胃弱,少喂鲜草,每天喂2-3次切碎的嫩草(如黑麦草嫩叶),搭配80%的雏鹅专用料;
中鹅(31-60天):长骨架关键期,鲜草比例提至50%,每天喂4次,搭配50%的中鹅料,多喂紫花苜蓿补蛋白;
育肥期(61天至出栏):重点增肥,鲜草占70%(如墨西哥玉米草+苦荬菜),精料占30%(玉米、豆粕为主),让鹅“多吃快长”。
2. 鲜草“预处理”,避免肠胃问题
刚割的鲜草别急着喂,先做2步处理:
晾1-2小时:去掉表面露水和多余水分,避免鹅吃了拉稀(尤其早晚割的草,露水重);
切碎再喂:牧草长于10厘米时,切成3-5厘米的小段,雏鹅要切得更碎,方便吞咽和消化,减少浪费。
3. 精料+牧草“搭配喂”,营养更均衡
只喂牧草会导致鹅“光吃不长”——牧草能量低,长期单喂容易营养不良。育肥期一定要搭配精料,推荐配方:玉米60%、豆粕20%、麸皮15%、预混料5%,每天早晚各喂1次精料,中午和下午喂鲜草,让营养“补得上、吸收好”。
4. 定时定量,养成规律进食习惯
鹅“饿一顿饱一顿”会影响消化功能,每天固定投喂时间(如早7点、午11点、晚5点、夜8点),每次投喂量以鹅30分钟内吃完为准,剩草及时清理,避免变质。育肥期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每天5次),让鹅“多采食、快增肥”。
5. 观察鹅群状态,及时调整投喂
喂草时多留意鹅的采食和粪便:
若鹅吃草慢、粪便干,可能是牧草太老或精料太多,换嫩草、减少精料比例;
若鹅粪便稀、有异味,可能是鲜草带水或变质,下次先晾草、检查牧草新鲜度;
个别鹅不吃草、精神差,及时隔离观察,避免传染,确保鹅群健康生长。
养鹅增肥没有“捷径”,但选对这4种牧草、做好5点投喂,就能让鹅“长得快、出栏重”。记住:鲜草要“选对品种、预处理”,投喂要“分阶段、讲规律”,搭配精料补营养,这样养出的鹅,不仅出栏快,肉质还紧实,养鹅户也能多赚钱!
来源:农家事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