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看北京“超高清”如何打通“端到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4 17:42 1

摘要: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内容生产、节目播出、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等各环节超高清升级,确保大屏小屏用户获得真正的超高清体验。我国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进入推进端到端贯通发展、全链条系统升级的新阶段,已有成果

本文来自《国家广电智库》

导读

2025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促进内容生产、节目播出、网络传输、终端呈现等各环节超高清升级,确保大屏小屏用户获得真正的超高清体验。我国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进入推进端到端贯通发展、全链条系统升级的新阶段,已有成果持续落地。北京作为全国首个超高清全链条优化升级贯通试点地区,北京市广电局积极探索超高清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统筹全链升级

北京市广电局以一张蓝图统筹规划,全力抓好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落地实施,同时鼓励北京各区因地制宜布局发展超高清产业,坚持“一区一品”,积极开展政策先行先试,形成各地各部门共同参与、联合推动的工作格局。针对行业主体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服务支撑,建强产业链、生态链两条链路,积极构建政策支撑、组织保障、资金牵引三个支点,为企业提供阳光高效零门槛的服务支撑,统筹推进“采集-制作-传输-显示-应用”全链条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加速突破。北京市广电局加速人工智能、VR/AR/XR、数字人等前沿技术应用,推进国产化技术、标准、软硬件产品规模化应用,努力填补产业链技术空白,拟孵化20个科技创新类项目,加快推动内容生产模式革新。

内容制作持续优化。北京市广电局加快原生超高清视听内容制作播出,推动超高清视听内容制作比例年均提升15%,以更优质、更丰富的超高清视听内容惠及千家万户、增进人民福祉。

2025年3月28日,卫视4K超高清频道启动试播,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卫视的超高清频道,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通过4K演播室舞美改造、全链条4K制播系统革新、全天版面焕新等方式实现全面升级,卫视4K超高清频道的每日首播原生4K超高清节目时长达到4小时,意味着北京实现了一体化超高清内容生产播出体系的贯通升级,超高清内容供给已初具规模。

三、场景赋能:跨界融合催生新质消费

应用是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的重要牵引,北京市广电局积极推动超高清视听应用带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深化在教育、医疗、车载视听等各领域的应用,点亮智慧城市,赋能千行百业。加速以旅游景区、文博场馆、休闲街区、影剧院等多元场景为载体,运用全息影像、增强现实等软硬件技术,打造“超现场”等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带动新型文化消费。近日,北京市广电局发布了“北京市十大超高清视听创新应用场景”,包含亮马河铂宫闸13K 3D数字体验空间项目、基于超高清视听AR/MR文旅交互创新场景应用项目、数字艺术中国超高清沉浸艺术系列展等覆盖数字体验、文旅、艺术、车载、剧场的创新应用项目。

四、生态构建:多维政策激活产业动能

北京市广电局坚持以产业创优为根本,充分发挥北京拥有千余家优质视听企业的领先优势,全力推动超高清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更富活力的“新生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提供多重政策礼包精准直达:资金支持上,财政专项资金强力推动产业发展,单个项目最高扶持金额可达500万元;人才培育上,打造“京琅琊”人才品牌,为国内外超高清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来京发展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务;强化生态共建,建设高水平产业平台支撑体系;强化金融赋能,发挥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牵引作用,推出支持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的金融机制和金融产品,支持超高清视听企业登陆北交所等。

政策支撑推动北京超高清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3月30日的“超高清视听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自2024年4月部市四方签署《“中国(北京)超高清电视先锋行动计划”合作备忘录》以来,北京市设立全国首支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使用7亿元市财政资金和1亿元超长期国债,带动近50亿元社会投资,产生近300亿元经济效益;1100余家超高清视听企业蓬勃发展,超高清内容供给能力超6万小时,162个技术创新应用成果集中涌现。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