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雪消融,万物复苏。4月4日,绰河源镇绰强社区紧扣“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通过“党政引领+社会协同+党群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模式,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在巍巍兴安岭脚下奏响了一曲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和谐乐章。
清明时节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4月4日,绰河源镇绰强社区紧扣“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主题,通过“党政引领+社会协同+党群参与”的立体化治理模式,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在巍巍兴安岭脚下奏响了一曲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和谐乐章。
清
明
银龄先锋筑防线 地企联动护平安
“请文明祭祀,进山勿带火。”清晨的薄雾中,绰强社区身着红马甲的“夕阳红”文明祭扫巡逻队志愿者奔走于各主要进山入口,进行“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义务巡查。这支由退休党员组成的义务巡查队伍,每年都会联合防火办,在清明期间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巡逻。他们不仅排查进山焚烧纸钱等安全隐患,还向居民发放《文明祭祀手册》,普及鲜花祭扫、网络追思等绿色方式,绽放银龄光彩,筑牢“绿色防火墙”。
云端倡议聚共识 指尖传递新风尚
“以一颗感恩之心追思故人,以一份敬畏之心守护绿水青山,以一份责任之心共塑城乡文明! ”社区各网格群、微信群里,《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被居民们纷纷转发。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实现裂变式传播,覆盖全镇3000余人次,使文明祭扫理念渗透至每个家庭。
贴心设施添保障精细治理显温度
绰河源镇党委、政府在镇区各个主要路口,贴心设置文明祭祀桶,桶身印有“文明祭祀 ”标识,社区各网格群同步宣传倡导,引导居民平安有序焚烧祭品,既满足群众平安祭祀需求,又避免环境污染。
寒食节与清明节相邻,因此很多地方会在这一天进行扫墓,祭奠先人。人们会携带鲜花水果食品到墓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
从银龄先锋的身影到云端倡议的传播,再到贴心祭祀设施的投用,绰河源镇以“绣花功夫”推进清明节文明实践,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时代的文明光彩,彰显出一座城镇对生态保护的坚守、对文化传承的担当。
撰稿:钟秀丽
初审:胡锌月
复审:王欣荣
终审:郑国丽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