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教育帮扶践行社会责任,近日,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启动“筑梦”工程。首期活动以“童心筑梦·爱润成长”为主题,走进柳城镇下坝村小学,通过开展“家乡宝藏”故事讲堂、“巧手匠心”体验工坊以及“心语心愿”温情交流,为乡村儿童送去知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教育帮扶践行社会责任,近日,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式启动“筑梦”工程。首期活动以“童心筑梦·爱润成长”为主题,走进柳城镇下坝村小学,通过开展“家乡宝藏”故事讲堂、“巧手匠心”体验工坊以及“心语心愿”温情交流,为乡村儿童送去知识与关爱,让文化传承与暖心陪伴浸润童心。
“家乡宝藏”探根脉,童言童语话乡情
“同学们知道村子里的‘航天米’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在“家乡宝藏”故事讲堂上,志愿者邓璇抓起一把红色的大米,向孩子们抛出了问题。台下瞬间举起十几只小手,学生们纷纷抢着回答:“因为它是坐过飞机的大米!”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通过故事引入和实物讲解,志愿者从“航天米”的育种历史讲到独特的种植工艺,再延伸至文化价值,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物产的兴趣。“原来我们每天吃的米饭这么厉害!”大家围在展示的“航天米”前细致观察、触摸,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航天育种”“智慧农场”等新词汇。课堂尾声,孩子们争相分享介绍自己知道的家乡故事——百年老榕树、端午龙舟赛、客家围屋……童稚的讲述中流淌着对乡土文化的自豪。
图为开展“家乡宝藏”故事讲堂
“巧手匠心”印传承,方寸之间悟智慧
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起源、传承和发展历史,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字印刷”手工体验。“先找到‘白’字,对,就是这个木块!”志愿者曾鹏手把手教学生检字排版并且刷上墨水,随着宣纸轻轻按压,一首《登鹳雀楼》跃然纸上,围观的孩子发出“哇”的惊叹。
“原来古人印书要刻这么多字!”“这首诗我已经会背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有的尝试拼出自己的名字,有的合作排版古诗。活动现场还展出了孩子们用稻秆编织的蜻蜓、竹片拼贴的客家土楼等,传统技艺在童趣创意中焕发新生。
图为志愿者与学生体验“活字印刷”手工
“心语心愿”传温情,点滴关怀暖笑颜
企媒创氪注意到,在特别设置的“心愿角落”,志愿者与孩子们围坐谈心,倾听他们的校园趣事和成长烦恼。“我长大后想当老师,教更多小朋友认字”“我希望爸爸妈妈过年能回家”……真挚的心声让志愿者动容。
临别时分,志愿者为每位孩子送上文具套装,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励志寄语。“这本子我要用来写日记!”收到礼物的小林紧紧抱着书包,眼睛笑成月牙。下坝村小学校长杨锦鸿感慨:“这些与孩子们的互动看似简单,却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这份心灵陪伴比物质更加珍贵。”
携手同行传薪火,同心致远筑新梦
据悉,“筑梦”工程是对粤烟“薪火”乡村教师计划的延伸拓展,也是河源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卓美·万绿情”公益品牌面向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全年将开展4期活动,后续计划融入“红色记忆”“田间课堂”“科学实验”等创新形式,并建立“一对一”成长档案跟踪帮扶。“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播撒希望。”河源烟草“万绿情”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表示。当夕阳为校园镀上金边,孩子们拿着挥着手与志愿者告别,那些绽放的笑脸正悄然编织着乡村振兴的未来图景。(吕之晴、王颖)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