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月赚200万的企业,该不该给员工涨工资?4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怒怼”永辉超市高管的一幕冲上热搜。面对永辉郑州店单月盈利200万的成绩,于东来直接发难:“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涨工资?把60%-70%利润分给员工比说什么都强!”这番话不仅让
导语
月赚200万的企业,该不该给员工涨工资?4月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怒怼”永辉超市高管的一幕冲上热搜。面对永辉郑州店单月盈利200万的成绩,于东来直接发难:“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涨工资?把60%-70%利润分给员工比说什么都强!”这番话不仅让现场鸦雀无声,更在社交平台掀起轩然大波。有网友力挺:“这才叫良心老板!”也有人质疑:“企业不赚钱怎么活?”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场“利润该给谁”的争论背后,藏着多少打工人的真实焦虑。
一、现场实录:于东来为何“炮轰”永辉?
当永辉高管在台上分享“郑州店月赚200万”的调改成果时,于东来突然打断发言:“你们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他当场算了一笔账:
账本对比:按胖东来模式,月利润200万中至少120万(60%)应分给员工,而永辉员工工资仅微调10%;
基层员工收入真相:永辉郑州店理货员月薪4000元,不及当地外卖员收入(平均6500元);
管理成本黑洞:某离职店长爆料:“总部要求月均降本5%,最后全砍在员工培训和福利上。”
现场视频显示,于东来激动地拍桌子:“如果连分钱都不敢,还谈什么学习胖东来?”这番话让台下其他零售老板如坐针毡。
二、胖东来模式VS传统零售:钱到底该装进谁的口袋?
于东来的底气,来自胖东来逆势增长的业绩:
“工资翻倍,利润翻番”的奇迹
许昌某门店收银员晒出工资条:基础工资6200元+季度分红,月入过万很平常。“公司把65%利润分给我们,大家自然拼命干。”
对比永辉的“抠门”操作
郑州网友@超市打工人吐槽:“永辉学胖东来搞‘周三闭店’,却让我们用休息日补工时,换汤不换药!”
专家算大账
人力成本专家刘教授分析:“给员工多分1块钱,可能带来3块钱的业绩增长。胖东来人效(人均产值)是永辉的2.3倍,这就是良性循环。”
三、网友吵翻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场争论在社交媒体上演成两派激战:
支持派
杭州超市主管@莉莉安留言:“我们店效仿胖东来,把20%利润分给员工,离职率从30%降到5%,客诉减少一半!”
质疑派
创业老板@老张说实业:“企业要缴税、要周转,全分给员工明天就得倒闭。于东来站着说话不腰疼!”
折中派观点
财经博主@算盘哥建议:“可分阶段实施——生存期保本,发展期拿30%分红,成熟期逐步提到60%,让企业和员工双赢。”
四、零售业大地震:永辉、物美连夜改方案
于东来的“炮轰”并非孤例,整个行业正掀起分配革命:
永辉紧急调整:4月4日内部文件显示,郑州试点店员工分红比例提至25%,店长年薪上限从50万涨到80万;
物美“抄作业”:北京学清路店调改后,保洁员月薪从3200元涨到5500元,代价是砍掉高管30%绩效;
资本市场的耳光:消息传出后,永辉股价当日跌4.2%,胖东来合作商股反而涨3.7%。某基金经理透露:“投资者用脚投票,认可高分红模式。”
五、深层矛盾:老板思维VS打工人尊严
这场风波撕开了中国零售业的旧伤疤:
“人力成本”还是“人力资本”?
于东来在采访中怒斥:“有些老板把员工当耗材,电脑设备舍得花百万更新,给员工培训预算却只有人均50元/年!”
Z世代的“用脚投票”
00后求职者小陈直言:“在永辉站岗8小时赚4000,不如做直播6小时赚8000。不给钱谈情怀?抱歉,我们不傻。”
从“压榨逻辑”到“共生逻辑”
《2025中国零售业趋势报告》指出:员工满意度每提升10%,客户复购率增加7.2%。“善待员工就是善待顾客”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法则。
结语
于东来质问永辉的这场风波,或许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分水岭。正如网友@超市小妹所说:“我们不怕累,就怕累得不值。钱给够了,地板我能擦出花来!”当越来越多的老板意识到——员工不是成本,而是最宝贵的资产,这场“利润分配战”才真正有了赢家。你是支持于东来的“大胆分钱”,还是认为企业应先求生存?评论区等你来战!
(本文素材取材于网络,若有不实之处,请指正。2025年4月1日整理发布。)
来源:友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