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的群山,大地学校的校园里已亮起一盏灯。李连英老师的身影如常出现在教室,擦拭讲台、整理教案,为一天的教学做好准备。26年如一日,他始终是全校最早到岗的人,用行动诠释着“四有”好老师的坚守与担当。
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的群山,大地学校的校园里已亮起一盏灯。李连英老师的身影如常出现在教室,擦拭讲台、整理教案,为一天的教学做好准备。26年如一日,他始终是全校最早到岗的人,用行动诠释着“四有”好老师的坚守与担当。
深耕教坛,用成绩书写教育华章
自1999年踏上讲台以来,李连英始终将“为乡村孩子点亮未来”作为使命。他潜心钻研教学,创新“分层指导法”,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2025年春季学期,他所带班级的三年级数学成绩跃居全区第一,更在2024年秋季学期助力学校荣获钟山区“教育教学高质量进步奖”。
荣誉背后,是他无数个批改作业到深夜的剪影。学生王景鑫从数学竞赛一等奖到科幻绘画获奖,谢其睿从怯于发言到自信站上领奖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我要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光。”李连英说。
润德无声,以匠心培育文明之花
“李老师的班吃饭、上厕所排队都整整齐齐”同事们常这样赞赏。在注重学业的同时,他将行为习惯养成融入日常。书包如何摆放、厕所如何轮流使用、餐盘如何回收……点滴细节中渗透着德育智慧。
面对班级学生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现状,他自创“心灵日记”制度,让学生通过文字倾诉心声,并定期家访为隔代抚养的家庭送去教育良方。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热爱和对每个学生关爱,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
薪火相传,让劳模精神永续流淌
教育对李连英而言,不仅是职业,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他的父亲是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教师,曾在煤油灯下为山村孩子授课。“父亲总说‘老师的手心要永远向上托举学生’。”
如今,他将这份嘱托化为行动。担任六盘水师院实习导师培养新一代教师,在全区数学素养大赛等教研活动中担任评委老师,作为学术报告成员,与学校全体教职工分享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
从大河镇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到钟山区教学能手、教学名师,从教26载的李连英依然保持着清晨第一个到校的习惯。他的办公桌上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父亲站在简陋的土坯教室前微笑。这或许正是中国乡村教育发展的缩影,一代代教育人用坚守与创新,在群山之间筑起通向未来的桥梁。
来源:六盘水市直机关工委
编辑:周真明
一审:李佳凤
二审:巫娜
三审:刘红霞
来源:乌蒙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