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紧急转移生产线至美国 25%关税倒逼全球供应链重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4 04:40 1

摘要: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祭出的25%汽车关税“大棒”,欧洲车企掀起新一轮生产转移潮。4月3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将扩大美国本土化生产规模,成为首家公开调整供应链的欧洲豪华品牌。这一决策背后,既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求生之举,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的缩影。

导语: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祭出的25%汽车关税“大棒”,欧洲车企掀起新一轮生产转移潮。4月3日,沃尔沃汽车宣布将扩大美国本土化生产规模,成为首家公开调整供应链的欧洲豪华品牌。这一决策背后,既是地缘政治压力下的求生之举,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链加速重构的缩影。

美国特朗普政府于4月2日正式宣布,对境外生产的汽车征收25%关税,远超当前欧盟进口车2.5%的税率。沃尔沃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缪尔森直言:“若关税升至25%,企业盈利能力将严重受损,转移生产是唯一选择。”
这一政策直接冲击欧洲汽车工业。此前,沃尔沃已因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关税,将EX30车型生产从中国转移至比利时根特工厂,但美国新关税政策再次打乱其布局7。据测算,若美国对欧盟产汽车执行25%关税,沃尔沃每辆出口车成本将增加近万美元。

沃尔沃选定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工厂作为转移核心,该厂当前生产纯电旗舰SUV EX90及极星品牌Polestar3。萨缪尔森透露,除提升现有车型产量外,至少新增一款车型在此投产,候选名单包括XC60、XC90等热销车型——这些车型与EX90共享SPA2平台,转移成本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查尔斯顿工厂已预留扩展空间,可快速承接新增产能。此前沃尔沃曾考虑将EX30从欧洲转移至此,但因欧盟或对美国产汽车征税而暂缓。

此次调整恰逢沃尔沃管理层震荡。3月31日,曾主导全面电气化战略的哈坎·萨缪尔森重新出任CEO,接替因电动化转型不力卸任的吉姆·罗文。分析认为,萨缪尔森的回归标志着沃尔沃战略重心从激进电动化转向更务实的“供应链安全优先”模式。
新任管理层提出双轨策略:一方面通过中国供应链降低零部件成本,另一方面加速本土化生产。董事长李书福在股东大会上坦言:“贸易壁垒升高迫使我们必须灵活应对,但安全与品质的初心不会改变。”

成本压力:美国劳动力成本较中国高40%,查尔斯顿工厂需重新构建本土供应链;技术限制:美国对中国软件及零部件的禁令可能影响沃尔沃智能化车型开发市场风险:若欧盟报复性加征关税,沃尔沃将陷入“两头承压”困境。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宝马、奔驰等欧洲车企或跟进调整,全球汽车供应链或形成“区域化孤岛”——北美产供北美、欧洲产供欧洲、中国产供亚洲的新格局。

结语:沃尔沃的“美国制造”计划,折射出逆全球化浪潮下车企的生存悖论:既要追逐成本最优的全球分工,又不得不为政治风险支付额外溢价。当关税大棒成为常态,汽车产业的竞争维度已从产品力延伸到地缘博弈能力。这场供应链迁徙的马拉松,或许才刚刚开始。

来源:哈七搭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