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丽平,莲都区莲房村人。1986年怀揣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他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入伍5年,他3次受嘉奖,以优异表现从军校毕业,却在担任见习排长的第8天壮烈牺牲。中央军委追授他“抗洪救灾模范”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成为一代代军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三十四年前
他毫不犹豫冲在最前线
用身体挡住滔天洪水
将生命定格在那个暴雨如注的夏天
他就是莲都籍烈士周丽平
周丽平,莲都区莲房村人。1986年怀揣着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他毅然选择了从军之路。入伍5年,他3次受嘉奖,以优异表现从军校毕业,却在担任见习排长的第8天壮烈牺牲。中央军委追授他“抗洪救灾模范”荣誉称号,他的事迹成为一代代军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用生命践行誓言
1991年7月9日,江淮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颍上县沙家洼河面上,一艘装满救灾物资的水泥船突然搁浅,面临断裂的危险。刚从解放军装甲兵指挥学院毕业的周丽平,主动请缨奔赴抗洪一线。这位23岁的青年,在救灾中连续奋战8天,最终为营救遇险船只献出生命。
左:周丽平
牺牲前,他在日记中写道:“1991年7月11日,星期四,雨……米袋和煤袋都已经上车了,雨越下越大了,全身湿透了,晚上终于让连长同意带上我一起去灾区,一想到受灾的老乡,真希望现在就飞到灾区……”字里行间饱含对人民的赤诚。
周丽平生前所在连官兵奋战在抗洪一线
“周丽平!”“到!”“周丽平!”“到!”
三十多年以来,周丽平生前所在连每天晚点名都第一个呼点“周丽平”;每次执行重大任务前都会来到周丽平雕像前,向老排长庄严承诺;每逢新兵下连时,第一件事是参观周丽平事迹陈列馆,学的第一首歌是《我们学习周丽平光辉的榜样》,这些已经成为他们特殊的纪念仪式。
以英雄之名 冲锋在前
周丽平已经离开了三十四年,但他的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在他的家乡雅溪,有一支以他命名的民兵队伍“周丽平民兵应急排”。
这支以“周丽平英雄精神”为旗帜的民兵队伍,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任务中始终冲锋在前。“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已经化作了一个个冲锋的身影,成为莲都这片土地共同的追求。
英雄虽然离开,红色基因仍在延续。“我们要以周丽平烈士的精神为激励,增强民兵队伍的政治自觉性,为家乡发展建设助力。”雅溪镇党委书记蓝煜斌说。
红色基因 延绵不断
周丽平的牺牲,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莲都人民从未忘记这位英雄。清明时节,驻莲部队、在校师生、雅溪镇莲房村村民自发前往万象山烈士墓园,在墓碑前肃立默哀,用鲜花和泪水缅怀这位英雄。在莲房村周丽平纪念室,雅溪镇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共同追忆英雄事迹。这场特殊的“对话”,跨越了34年的时空阻隔。
老兵开展现场教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历史到当下,“周丽平”三个字已化作莲都的精神符号。今天,以他名字命名的应急排活跃在抢险救灾一线,他生前的连队依旧保持着特殊的纪念仪式,万象山周丽平纪念碑前总有鲜花相伴。真正的英雄永远不会离去,他们的精神会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焕发新的光彩。
向英雄致敬
记者、编辑| 婕 妤
通讯员| 老干部活动中心 尚小军
雅溪镇 雷柳红 吴奕欣
来源:莲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