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素是具有固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1.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易错点
(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H中没有中子。
(2)核素是具有固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的互称。
(3)只有核素才有质量数,质量数不适用于元素。质量数可以视为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F与OH-。
(7)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2)1mol重水和1mol水中,中子数之比为2︰1。
(3)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78N。
(4)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也可能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8)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Br。
(9)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中子。
(10)2H+核外电子数为2。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能容纳18个电子。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O。
(4)LiCl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5)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6)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
(7)NH4+与PH3均是10电子微粒。
(8)Cl-和S2-的核外电子数均为18,故离子结构示意图均为。
(9)NH4+与Na+的质子数与电子数均相同。
(10)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不同。
练习:
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NIM5铯原子喷泉钟,2000万年不差1秒,目前成为国际计量局认可的基准钟之一,参与国际标准时间修正。关于Cs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137Cs和133Cs互为同位素
B.单质Cs与水反应非常缓慢
C.137Cs比133Cs多4个中子
D.137Cs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2.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
X
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
Y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
Z
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
W
共用三对电子形成双原子分子,常温下为气体单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W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元素X和Y只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的化合物
C.元素X比元素Z的非金属性强
D.X、Y、Z、W四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判断正误2【答案】(1)(√)(2)(×) (3)(×)(4)(√)(5)(×)(6)(×)(7)(√)(8)(√)(9)(×)(10)(×)
判断正误3【答案】(1)(×)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2)(×)由H、Na可知错误。(3)(×)“金属元素”,O不属于金属元素。(4)(×)1~5号元素原子H、He、Li、Be、B与其他原子结合后,一定达不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在判断最外层是否达到8电子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种原子。(5)(×)(6)(×)(7)(×)(8)(×)(9)(√)(10)(×)
1.【解析】137Cs和133Cs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中子数不同,前者比后者多4个中子,所以两者互为同位素,A、C两项正确;Cs位于周期表中第6周期ⅠA族,其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Cs金属性很强,能与水剧烈反应,B项错误,D项正确。
2.【解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X为O;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为H;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即K、L、M层分别含有2、8、6个电子,则Z为S;共用三对电子形成双原子分子,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是N2,则W为N。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错误;O和H能形成H2O和H2O2两种化合物,B错误;O的非金属性强于S,C正确;四种元素可以形成NH4HSO4等离子化合物,D错误。
来源:星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