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歼-20隐身战机群在东海划出“龙图腾”时,南海某基地的苏-35却在停机坪上晒太阳——不是飞行员偷懒,而是雷达火控系统与国产预警机“聊不到一块儿”。这批2016年花重金引进的俄制四代半战机,如今活脱脱成了空军版的“鸡肋套餐”:食之无肉,弃之却还带着8000万美
当歼-20隐身战机群在东海划出“龙图腾”时,南海某基地的苏-35却在停机坪上晒太阳——不是飞行员偷懒,而是雷达火控系统与国产预警机“聊不到一块儿”。这批2016年花重金引进的俄制四代半战机,如今活脱脱成了空军版的“鸡肋套餐”:食之无肉,弃之却还带着8000万美元的标价签。中国军工的狂飙突进,硬是把苏-35从“王牌选手”逼成了“陪练工具”,这剧情反转得连俄罗斯设计师都直呼内行!
引进时有多香,现在就有多尴尬
2015年签合同那会儿,苏-35可是顶着“救世主”光环来的。歼-20还在试飞,歼-16图纸都没定稿,东南沿海的天空就指着这批俄制战机撑场子。谁曾想国产战机的速度比高铁还快,苏-35刚列装就碰上歼-20服役,直接上演现实版“既生瑜何生亮”。更扎心的是对抗演习——苏-35引以为傲的雪豹雷达,在歼-16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面前,活像拿算盘挑战超级计算机。飞行员吐槽:“锁定警报响得比广场舞音乐还勤快!”
后勤保障的“俄式套娃”
这批苏-35最要命的是“混血”基因。导弹要用俄制R-77,零件得等莫斯科发货,连飞行模拟器都写着“Made in Russia”。空军后勤部长看着仓库里堆积的俄文说明书直挠头:“为了24架飞机,养着全套俄系保障线,比养航母还烧钱!”隔壁歼-16机队倒是潇洒,国产导弹随便挑,维护技师都是自家培养的理工男,这对比伤害性极强。
转卖伊朗?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俄罗斯媒体倒是热心撮合:“卖给伊朗换石油啊!”理论上看挺美:伊朗被F-35压着打急需补强,中国甩掉包袱还能赚外汇。可细琢磨全是坑——
价格骨折:当年8000万美元买的,现在二手打五折都未必有人接盘,毕竟埃及退货的苏-35还在俄罗斯吃灰呢;
俄方设卡:火控系统加密、维修专利在莫斯科手里,转卖得普京点头,这流程比申请美国签证还复杂;
地缘雷区:以色列早放话谁敢卖伊朗战机就断交,中东风云可比苏-35的飞行包线复杂多了。
拆解重组的“中国方案”
与其贱卖,不如玩点黑科技。成飞工程师早就盯上那两台117S发动机:“拆下来给歼-16当备件不香吗?”大连造船厂更狠,提议把机体改装成舰载靶机——2.25马赫的速度,给055大驱练反导正合适。最绝的是空军训练基地,拿苏-35当“假想敌”,把美制战机的机动动作编成教材,硬生生把鸡肋做成了麻辣烫。
地缘博弈的隐藏棋局
别看苏-35在咱这儿吃瘪,俄罗斯可指望着它当战略筹码。俄乌战场上苏-35被击落8架,生产线急得冒烟,保不齐哪天就来谈“回购”。中国要是捏着这24架不放,关键时刻能换点北极航道通行权,或者让西伯利亚油气管道多打点折,这买卖可比卖废铁划算。
看着珠海航展上歼-16秀出“落叶飘”,再瞅瞅机库里擦得锃亮的苏-35,时代的车轮就是这么无情。当年引进它是为解燃眉之急,如今却成了军工崛起的见证——与其纠结转卖,不如留着当“励志标本”,时刻提醒我们: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滴!下次再有军迷讨论这事,大可甩出金句:“卖它干啥?留着给孩子们上爱国主义教育课不香吗?”
来源:三金武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