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长竟是黑老大,内蒙古贾净博的涉黑往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07:00 3

摘要:坐在第一排的贾净博格外扎眼,这位乌拉特前旗的原公安局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此时成了内蒙古最大涉黑案的头号主犯。

一个公安局长,白天主持扫黑除恶会议,晚上却是黑社会老大。

这么魔幻,你受得了么?

2020年7月20日,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61名被告集体受审。

坐在第一排的贾净博格外扎眼,这位乌拉特前旗的原公安局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此时成了内蒙古最大涉黑案的头号主犯。

扫黑英雄原来是黑老大,这个黑色幽默让人细思极恐。

1973年出生的贾净博,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混社会。

17岁那年,贾净博进入巴彦淖尔盟临河市建工局工作,但仅仅3个月后,他就神奇地转入了公安系统。

一个没什么背景的小混混,为什么能进入公安队伍,这件事至今仍是个谜。

但更神奇的,是他极其顺利的仕途。

从1991年到2017年,贾净博从一个普通民警,一路升到了副旗长兼公安局长,在公安系统整整混了近30年。

但这个资深警察,公安局长是个什么形象呢?

据知情人描述,贾净博脾气火爆,举止粗鲁,粗口连篇。

据起诉书显示,2017年有个叫杨平的商人因为跟他发生矛盾,贾净博随手就把办公桌上的玻璃烟灰缸砸了过去,把杨平砸得头破血流。

这哪里像个人民警察,分明就是个黑社会大哥。

根据后来的调查记录,贾净博的涉黑之路,确实也长达几十年。

1998年,贾净博利用民警身份,伙同乔卫东非法买卖走私车辆落户手续,赚了30多万。

后来东窗事发,为了逃避追究,他让乔卫东顶罪,给了7万补偿费。

乔卫东因此被刑拘,但在贾净博的安排下潜逃,一逃就是20年。

2007年,贾净博以其二叔的名义,注册成立了腾达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大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放高利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从2008年到2015年,贾净博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5亿,然后以4-5分的月利率放贷,还要提前扣除10%左右的砍头息。

放贷金额达1.7亿,非法获利8000多万。

放高利贷的,最怕的就是钱收不回来,但贾净博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暴力催债。

马某向腾达典当行借款,因不能按期偿还,贾净博就指示手下对其殴打辱骂,打断了马某的左腿,还把他的头往车门上撞。

最后马某被迫用3台车辆、一套商铺抵债,总价值1050万。

而实际本金才336万,连本带利要还三倍多。

为了稳定收债,贾净博还组建了一支“专业”催债队伍,把号称当地“赌王”的段某都“收编”了,成了他的打手。

贾净博甚至还指派民警替人非法讨债,先后替人讨债七起,累计讨要两亿多,非法获利数百万。

也就是说,在他的指挥下,公安局沦为了私人讨债公司。

随着贾净博的权势越来越大,他的身边人也跟着“鸡犬升天”。

像他的四叔贾志军,在当地人称“贾四爷”,就是贾净博黑社会组织的核心成员。

在贾净博的指示下,贾志军通过串通投标、恶意交易等方式,控制了乌拉特前旗仅有的4家砂石厂。

然后在没有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开采销售砂石,半年就非法获利600多万。

面对贾净博的淫威,不配合的企业家往往下场很惨。

例如包头企业家郭某,从2008年开始陆续投资6000多万,创建了金圣达矿业公司。

2018年3月,贾志军找到郭某,说要以200万承包其公司五年经营权,还要无偿使用设备,遭到了郭某拒绝。

结果没过一个月,乌拉特前旗就以“非法占用草原”为由,拆除了郭某的生产车间。还逮捕了郭某本人,并判刑11个月,活生生把这位61岁的企业家,欺负到一度生活不能自理。

最恶劣的是,贾净博把整个乌拉特前旗公安局都拖下了水。

据《南方周末》报道,2018年6月,贾净博主持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找企业“赞助”建设警务工作站。

他亲自出面,从4家企业那里拉来165万“赞助费”,建了5个警务工作站。

跟他私下的贪腐相比,这一百多万的“赞助费”看似不多,却给整个公安局埋下了定时炸弹。

2019年12月,扫黑除恶督导组进驻内蒙。

月底,内蒙古公安厅发布的征集线索通告,短短一个多月,光是针对贾净博的举报线索,就高达191条。

据内蒙古政法委披露,专案组抽调了100多名精干警力,历时5个月,走访调查企业100多家,询问证人近2000人次,最终制作的长达200多页起诉意见书,装订的案卷更是超过了500卷。

最终查封、扣押、冻结贾净博涉案资产价值近15亿,涉及16项罪名。

一个副处级干部,竟然能聚敛如此巨额财富,实在令人震惊。

2020年3月,贾净博终于落马。

法院判决显示,贾净博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17项罪名,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另外,检方还认为,公安局收受“赞助费”的行为构成单位受贿罪,因此乌拉特前旗公安局也成了被告单位。

多名律师表示,在涉黑刑事案件中,公安局成为被告单位的情况极为罕见。

然而,贾净博案只是内蒙政法系统反腐风暴中的冰山一角。

从2018年内蒙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邢云落马后,该区政法系统震荡频繁,多名官员自首、自杀或被查,窝案频发,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特点明显。

内蒙古扫黑除恶,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时局大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