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苹果 篮球之乡 康养大镇 焦村振兴底气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1 09:13 2

摘要:8月15日至16日,央视“丰收集结号”节目录制现场,来自灵宝市焦村镇的葡萄、苹果、蜜桃等特色农产品甜蜜登台,让人口舌生津;活力四射的篮球宝贝表演和篮球名将的讲述,更让焦村的篮球文化火出了圈。乡村振兴路上,焦村物质、精神“双丰收”。

□许金安 王高鸿 吕婉玉

8月15日至16日,央视“丰收集结号”节目录制现场,来自灵宝市焦村镇的葡萄、苹果、蜜桃等特色农产品甜蜜登台,让人口舌生津;活力四射的篮球宝贝表演和篮球名将的讲述,更让焦村的篮球文化火出了圈。乡村振兴路上,焦村物质、精神“双丰收”。

焦村镇位于灵宝市区西部,是传统苹果产业大镇。今年年初,与尹庄镇、川口镇和寺河乡一起,成为灵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制型先导区“四小龙”。焦村围绕灵宝“一轴三带五区”创建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一带三片区一综合体”,即一条特色产业带,休闲研学文旅康养城乡融合片区、现代矮砧苹果智慧种植区、绿色循环生态养殖区三大特色片区和西常册田园综合体。

规划引领,产业先行。焦村镇党委书记吕艳虎说,大农业、大体育、大康养融合发展,厚植了焦村绿色崛起振兴底色。

产业振兴规划先行

特色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9月2日,小雨洗涤,312省道焦村镇沿线的苹果园“神采奕奕”。

灵宝,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优质苹果的发源地,有“中国富硒苹果之乡”的美称。

在焦村,谈到苹果,大人小孩都很自豪:俺焦村是豫西乃至山西、陕西苹果的“姥家”!

焦村苹果,香甜百年。1921年,年轻的实业家李工生带着200棵苹果树苗,从山东烟台归来。自此,苹果在焦村扎下了根。此后,在北纬35度绵延西去,形成中国版图上一个绿色的“聚宝盆”和中国“果仓”。作为中国苹果四大产区之一,灵宝苹果年产量占全国的52%,三门峡苹果产量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七位、全省第一。李工生因此被称为“灵宝苹果之父”。距焦村镇政府不到500米的万亩苹果园里,李工生雕像和李工生纪念馆静静矗立,看花开果熟,看客商如流。

“灵宝苹果”香甜百年(许金安 摄)

一业兴,百业旺。近年来,在“金苹果”的带动下,焦村紧扣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规划,以“三园一带”为核心架构(以罗家、万渡、秦村、贝子原为中心的葡萄、食用菌、养殖园区和312省道沿线的万亩矮砧苹果产业带),大力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花果飘香,和美焦村”的愿景照进现实。

9月1日,集村镇秦村党支部书记庞新革走进他的30亩“阳光玫瑰”葡萄园。“我们注重葡萄品质,不抢青,比外地的每斤高出3元。”庞新革说着解开浅蓝色套袋,对着葡萄一顿夸:“果形基本一致,七层半,每串50—60粒,一粒18—20克重,一串2.3斤左右,每亩地2300—2500串。”

秦村目前有近1100亩“阳光玫瑰”,市场已经拓展到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秦村葡萄标准化,已精准到粒重、果形,难怪受外商青睐。

“阳光玫瑰”甜蜜上市(许金安 摄)

精细化管理助力产业升级。2024年5月,焦村镇投资500余万元在秦村建设了葡萄出口分拣中心,10个冷库可贮存300万斤葡萄,覆盖周边4个乡镇。

焦村有8.8万亩耕地,其中苹果1.2万亩,“阳光玫瑰”等葡萄2万亩,樱桃、桃子等特色水果3.8万亩,传统粮食作物仅有1.8万亩。

目前,国家农业产业园项目(矮砧苹果)顺利实施,沿312省道建成集育苗、种植、冷贮于一体的矮砧苹果产业园1万亩,5G智慧果园也已建成;2000亩果园“改头换面”,果品提质增效项目进展顺利。

以前焦村多以种植“秦冠”“金冠”“红富士”为主,品种老化,集中上市时地头价每斤1元。近年来改种的“瑞香红”“瑞雪”“黄金”等,不但品质得到提升,最高地头价每斤20元,还有早、中、晚熟,成熟销售时间从8月持续到11月。

篮球突破打造体育小镇

焦村篮球的名气不亚于苹果,也有百年历史。

20世纪90年代,春节期间的全省农民运动会篮球决赛一般都在焦村举办,2023年全省首届“村BA”决赛也花落焦村。

焦村人的骨子里流淌着篮球的基因,篮球运动夯实了全民健身健康基石。

焦村全镇38个村,篮球场是“标配”。休赛期,球场变身秧歌、广场舞、健身操场地,村民抬脚就能运动,“健康养老大镇”借力体育设施筑牢和美乡村根基。

“捷如猴,猛如虎,一身汗浑身土,不为输赢图舒服”这句口头禅道出了焦村篮球的精神密码。

早在20世纪20年代,灵宝便播撒了篮球火种。至70年代鼎盛期,马村大队7个生产队有9个球场18支球队,焦村公社29个大队有26支球队,有赛事时观众动辄上千,盛况堪比庙会,百年基因生生不息。

“村BA”热血沸腾(资源图片)

篮球在焦村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在豫西,梁金牛很“牛”,被誉为“民间萨马兰奇”。出生于焦村的他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可酷爱篮球。1993年春节期间,他发起卯屯村首届“园林杯”篮球赛,吸引40余支球队鏖战至元宵。2004年,他打造“农民NBA”联赛,3年吸引73支球队比赛769场,观众超30万人次。2007年,他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

今年85岁的焦村镇南安头村村民姬永康在1958年被选拔为灵宝县篮球队队员,在1964年举办的河南省第二届全运会上,他所在的篮球队获得亚军。20世纪80年代,他又带领焦村镇篮球队勇夺河南省农民“丰收杯”亚军。

几代人用激情擦亮了“篮球之乡”金字招牌。

焦村镇人大主席杭洋说:“企业喜欢冠名篮球赛,一场球赛赞助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十来万元。农民农忙时忙在田间地头,农闲时穿上球衣就是篮球猛将。”

在焦村的球场上,扣篮、3分球、空中接力都很常见。各村的办赛水平也水涨船高,裁判、解说、节奏控制、中场休息互动等都恰到好处。

从“园林杯”“工生杯”到省级“村BA”总决赛,焦村镇以赛为媒,锤炼办赛能力。焦村篮球队2023年一举夺得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总冠军,焦村篮球赛于同年入选全国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

作为我省马上就要揭幕的“赛会节”重要场地,焦村体育公园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周边环境改善工作。

篮球旋风席卷处,改变的不仅是经济,更是乡风的深层重塑。

“离开牌场到球场,不贪酒杯夺奖杯!”篮球赛重塑了村民休闲方式。激烈角逐激发拼搏精神,观赛热情凝聚邻里乡情。赛事期间,农户自发打扫房前屋后、维护秩序,文明素养与“村BA”一同升温,实现“牌桌”到“球场”文明变迁。

产业为基拥抱康养蓝海

9月2日下午,灵宝秋雨、微凉,而毗邻镇区和体育公园的“函谷颐养苑”却暖意十足。一楼大厅,数十位老人正在护理员的陪伴下做保健操,举手投足整齐有序。

这家养老院于2019年重阳节投用,是三门峡市唯一一家4星级养老机构,目前入住100余位老人,20多名护理人员全部来自焦村。

东西向穿境而过的陇海铁路将焦村镇区一分为二,南片以苹果、樱桃为主,北片主要种植葡萄和桃子,镇区则是商贸和康养区。

近年来,焦村围绕310国道布局东村康养休闲区—秦村葡萄庄园—西常册村田园综合体黄金动线,以市场需求精准重塑乡村空间。东村片区借力体育公园、红亭驿等设施,打造运动康养与创意文化集聚地;秦村阳光玫瑰基地深化水肥一体化科技种植,升级“葡萄架下的田园课堂”研学体验;西常册村田园综合体以玻璃温室大棚、农耕文化园为载体,构建“采摘+加工+电商直播”农文旅闭环,让游客在石磨作坊、柿子醋工坊中体验原生态农趣。三大节点通过集章打卡、主题游路线有机串联,满足都市人群“返璞归真、自在栖居”的需求。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孝善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康养产业得天独厚。

焦村抢抓机遇,锚定“健康养老大镇”目标,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布局了一批阳光山庄、体育公园、函谷颐养苑、六秀里·康养苑等重大康养项目,培育了幸福养老、阳光养老、馨玉园养老等12家小微养老机构,总床位超过1000张,涵盖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业态。

吕艳虎表示,“一带三片区一综合体”不仅是空间上的规划布局,更是焦村立足百年积淀、面向未来发展、探索乡村振兴“焦村路径”的生动实践。焦村镇将锚定先导区目标,以更强的担当深化产业融合、以更实的举措弘扬体育精神、以更优的服务拓展康养内涵,让焦村的发展动能更加澎湃,让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春华秋实,物阜民丰。一个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焦村,正行走在丰收的秋天里。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