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10日,“韭菜新品种示范及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培训观摩会在平顶山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的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与合作社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商韭菜产业发展提升大计。
9月9日-10日,“韭菜新品种示范及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培训观摩会在平顶山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内的农技人员、种植大户与合作社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商韭菜产业发展提升大计。
会议期间,来自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分别作了《韭菜营养液栽培技术》《韭菜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绿色防控》《我国韭菜产业发展趋势判断》等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先后到平顶山农科院现代研发基地、叶县秋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观摩并交流。
河南省韭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近年来,在省优势特色产业行动计划蔬菜专项的支持下,省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省级农科院排头兵的作用,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科研推广技术体系,同时积极与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交流协作,共同推进了河南省韭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品种更新、技术集成、模式创新、品牌打造等工作,韭菜品质和产量得到显著提升,生产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为“菜篮子”稳定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直以来,平顶山的韭菜研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丰硕的育种成果持续引领全国韭菜产业发展。这份成绩,源于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54年来对于韭菜研究领域的坚守与深耕。从上世纪80年代“791韭菜”开创我国韭菜人工育种先河,到90年代“豫韭菜一号”成为我国首个优质高产韭菜品种,平顶山的韭菜研究不断按下“加速键”。如今,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韭菜种质资源圃,保存种质1295份,是我省首批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棚宝”“平丰12号”“平丰17号”先后取得植物新品种权,韭宝、平丰8号及园艺地布三防技术连续入选省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024年荣获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这些成果,也是平顶山韭菜从“创新优势”迈向“产业优势”的坚实脚印。
近年来,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在河南省叶县、柘城、滑县等地建立原种繁育基地400多亩,良种繁育基地1600多亩,年繁育良种6万公斤以上。他们的品种和技术服务还覆盖到广东佛山、贵州普定等全国多个省份,近5年累计在全国推广韭菜新品种15万亩,建设核心生产示范基地5000余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5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国韭菜产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韭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借助专家的智慧引领、种植户的实践探索、各技术体系的协同发力,把平顶山的韭菜学科优势和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全国韭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平顶山力量’。”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平顶山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徐艳丽 通讯员:胡超)
来源:平顶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