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今日清明,有何讲究?农谚咋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4 00:04 1

摘要: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在百姓心中特别重要。每逢此节,家家户户都会上坟祭祖,‌这一习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属于孝道文化。此外,古人认为清明节上坟祭祖可以获得先人的庇护,让子孙后代可以诸事顺遂。

导读:“清明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今日清明,有何讲究?农谚咋说。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转眼间,清明节到来了。据悉,今日公历4月4日,农历的三月初七,星期五,清明节。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在百姓心中特别重要。每逢此节,家家户户都会上坟祭祖,‌这一习俗不仅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慎终追远的传统美德‌,属于孝道文化。此外,古人认为清明节上坟祭祖可以获得先人的庇护,让子孙后代可以诸事顺遂。

当然,清明节除了上坟祭祖外,还是人们出游踏青,感受春天的节日,因为清明节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此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非常适合踏青。

另外,对于清明节而言,民间还一直有“清明早看天,一年不用问神仙”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清明,有何讲究?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清明节当天观察天气情况,就可以预测接下来一年的天气和收成,因此不需要再求助于神仙。这句谚语反映了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和农事的习惯。

据悉,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对农耕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清明节前后是“种瓜点豆”的关键期,此时农民朋友都会忙着春耕。此外,清明节的天气能够影响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走势,而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粮食的收成。具体如下:

如果在清明节下雨,那么就意味着接下来会有可能会出现低温情况,导致倒春寒天气的出现,这对农事活动不利,因此容易出现庄稼减产的情况。而如果在清明节当天是晴天,那么就预示着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气温适宜,这对农业可能有利‌,尤其是比较适宜春耕春播,不会延误农时。当然,少量的降雨对于庄稼生长也是有利的,最怕的就是一日雨。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道理,因为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早已给出依据,具体如下:

清明不明,怕是荒年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清明节这天出现阴雨天气,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引发荒年。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到6日之间。这个时期正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刻,适当的降雨有利于作物生长和缓解春季旱情。然而,如果清明节这天出现连阴雨天气,特别是对小麦等作物的影响较大。小麦在抽穗扬花期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连续阴雨会导致小麦授粉受阻,影响产量。因此,农民们认为清明节下雨是不好的预兆。

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清明节天气晴朗,那么家畜会兴旺。这是因为清明时节天气温暖,有利于家畜的生长和繁殖,同时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温暖的环境有助于庄稼快速生长,因此农作物也会丰收‌。

而如果清明节出现下雨天气,则意味着果树将会遭殃。因为捏清明时节是果树开花的季节,如桃花、梨花等,而此时降雨就会打落花朵,而且降雨还会带来降温,这都不利于果树坐果。而且还容易引发倒春寒天气,导致果树冻伤减产‌。

看得出,清明节这天农民朋友更喜欢这天是个大晴天,或者出现少量的降雨,因为这种情况会对庄稼生长有利。这也是民间一直说的“清明宜晴,谷雨宜雨”原因。

总之,今天就是清明节了,是晴是雨大家也都知道了,而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天气和农谚来预测庄稼的收成了。当然,农谚是有局限性的,因此也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尽量跟随自己当地的谚语来判断,因为这些农谚都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下总结出的经验。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清明节的天气对于庄稼的影响了。话说,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你们那边是怎么说的?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们那边的谚语。

来源:CL君

相关推荐